鄉福首頁
307期 >
2013年7月
踏過山巔 越過深水
      陳文逸
 

一位在美國的弟兄,負責公司在亞洲的事務,常出差到東亞。有次回到台灣,我們一起吃飯。他提到現在台灣的年輕人,信心和企圖心都不若以往。他說:「在公司,同樣的任務,台灣的年輕人常說:我不會!而中國大陸的年輕人,不管會不會,都先說:我會!」

搶先說:會!到時候交不出來成績,是眼高手低,是欺騙!騙也只能騙一次,僥倖也只是一時,無法長久。搶先說〔會〕,比較可能是一個有企圖心的人,先抓到機會再說,不會也要拼到會!整體而言,中國大陸的年輕人敢講,敢要,敢拼,有時不計代價。相較之下,台灣的年輕人就顯得老實、退縮、保守!老實很好,但退縮不好!


中國崛起於世界舞台

1979年,中國第一張商業執照〔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發給了十九歲的製傘工人章華妹。這一張執照是一個分水嶺,從此十三億人口從共產主義,滔滔滾滾奔向資本主義的河道,逐漸揮別貧窮、落後。此後,經濟一直成長,特別2003~2007年一直維持二位數。既使在全球金融風暴最嚴重的2008~2009年,都還有9%的增長。2010年一月七日,人民日報:「上一年全中國售出的機動車輛達一千六百七十萬輛。其中半數是摩托車。」 而1979年,中國人民根本沒有私家汽車。

六年前,中國的聯想公司吃下IBM個人的電腦部門。目前佔全世界個人電腦市佔率13.5%,僅次於全球第一大廠,市佔率17.7%的惠普。美國的戴爾,台灣的宏碁和華碩還在其後。

體育上,2012倫敦奧運獎牌數目,是僅次於美國的體育大國;軍事上,已是不可忽視的軍事強權,核武大國。特別,因主權、領土與週邊國家的爭議,沸沸騰騰,不容小覷;還有,十三億人口的世界市場,經濟潛力與市場需求,也已讓中文成為顯學,世界各國的人爭相學習。

有人分析,中國大陸雖走上資本主義的路線,但仍是極權專制的國家。一聲令下,遷村就遷村,開發就開發,改變就改變,很有效率。但這種效率是犧牲民主換來的效率。過去二位數的經濟成長,隱藏太多的問題,而數字很容易操縱和堆砌。最近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出人意外的說:「可以忍受6.5%的經濟成長率!」 這些言語顯示經濟成長可能趨緩。

也有人說:「中國社會底層問題太多,每天各地都有不停的抗議衝突事件。未來的發展不可預測……」。而西方民主世界似乎期待這個專制體制自然轉變,甚至瓦解。不管如何,中國已經不是早期台灣社會課本所提那個人民在水深火熱,痛苦深淵的國度。她正崛起於世界舞台!


台灣在走下坡

此時,台灣卻漸漸的滑落。現在的經濟成長率及薪資水準,比新加坡,南韓及香港還低。產業尚未轉型,景氣沒有太多的起色,薪資水準退回到十多年前。整體社會氣氛低迷,工作難找,年輕人看不到前景在那裡。〔台灣經濟奇蹟〕已經成為遙遠的歷史名詞。而愈來愈多的人呼籲要注意人才的流失,人才的培養。國民的信心正在流失。流失容易,重建困難。信心的流失就是國力的流失!

二、三十年前,從中國大陸看台灣,台灣像是迦南美地。現在正好相反,中國逐漸壯大。而台灣市場有限,不容易再找到更多的草,燒窯製磚(出埃及記四4-14)。而對岸像是流奶與蜜的迦南,台灣反倒像極待出走的埃及。2010年,上海人口普查,台灣居留上海的人口已達70萬。全中國常住台商、台幹與眷屬粗略估計約達150-200萬人。

台灣有的現代化建設,中國大陸都有,甚至更多!偶而從媒體看到陸客誇獎台灣的地方,只剩下搭捷運時,大家很有秩序的排隊。特別扶手電梯,主動禮讓靠右,騰出一邊讓人行走。禮讓很重要!禮讓絕對是一種文明。但禮讓不能當飯吃。年輕貌美的女性,沒有辦法靠禮讓阻止色狼的侵犯,跆拳道才可以。禮讓不一定能贏得尊嚴,有實力才可以!


審慎交往

台灣對岸住著一個不斷壯大的鄰居。廣大市場,潛在的商機,不能不與她打交道。13億人口,任何的數字乘以十三億都是很大的數字,任何的數字除以十三億都很小。

交往實屬需要,但不能不注意自身安危!兩岸關係錯綜複雜,〔一中一台〕、〔一中各表〕,〔各表一中〕或〔一中原則〕,彼此字字推敲,步步為營。台灣要賺中國大陸的錢,中國大陸要台灣的命(主權)。


消耗脂肪

隨著對方不斷崛起、壯大,我們的優勢卻漸漸流失。不管如何,期待一個積弱不振的中國,不符全球的利益。我們不能期待別人弱點,來襯托自己的優勢。

台灣目前的確低迷,欲振乏力。整體社會仍可以運作,還沒有出現大問題,主要是上一代累積了一些資源。如果不能再創資源,這些屯積的脂肪,早晚會燃燒殆盡。

年輕人不能再退縮,過度保守。台灣現在多數的年輕人想考公職,主要原因是穩定。政府不會倒,公職肯定是鐵飯碗。我們鼓勵因為理想、抱負,而進入公職,國家需要優秀的人才。如果只是因為穩定而入公職,不是國家之福。現在是需要積極創新的時候,要創造就業機會,提升產值。把餅做大,把新的路開闢出來,把信心贏回來!


需要脫胎換骨

在沙漠開出江河,在曠野開出道路,都不是容易的事。要流汗,甚至更大的代價。當某動物需要脫皮、脫殼時,都是牠們最脆弱、最痛苦,也最危險的時候,但沒有這樣就不能脫胎換骨。延用傳統的思維,走過去熟悉的路,再也無法帶我們走出困境。這是關乎未來生存發展的決定,不能只想找一個更安穩舒適的環境。

脫胎換骨,也需要克服深層的墮性和盲點。傑弗瑞‧摩爾在《換軌策略》一書中,提到:「企業在面對創新與轉型的過程中,經常會感到有一股隱藏作對的力量。而這股神祕的力量通常會將企業的資源引導到習慣的領域中,但絕對不會放到創新計劃上。而且,隨著企業規模越大,經營時間越久,這一股神祕的慣性力量也就越大。」

多年前,中研院院士許倬雲說:「整體而言,臺灣的留學生已經拚不過中國大陸的留學生,也未必拚得過南韓及東南亞的留學生了」。這比較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態度!

方向抓對,堅持不懈。再踏過山巔,越過深水,可以突破困境!


(本文曾刊登於基督教論壇報)

=== 請告訴我們您對本文讀後的回應 ===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