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212期 >
2005年8月
“奉獻”是回應神的愛
       荏荏曼

 

【近些年來,參與鄉福的事工,偶爾也會因鄉村年輕人才流失感到無奈。但是年輕的生命理當向外發展,尋找自己的路。這是他們的權利和機會去體驗這越來越小的地球村。也沒有人可以強求出去闖天下的遊子,一定要回家。當我看到荏傳道的心路歷程,心中很受感動。願神藉著她的「“奉獻”是回應神的愛」,向您的心說話。這篇文章,原載於臺北東門長老教會的刊物上,非常值得我們借鏡。(歐以南)】

最近很多教會的兄姐們看到我時,都會用關心的口吻問我:「為甚麼要離開這裡,回部落牧會呢?」其實針對這個問題我所秉持的理由有很多,不過最主要的還是由於身為原住民的我,因著求學及工作而離開部落已好遠好遠,感覺到自己和部落的族人似乎沒有建立生命的共同體。因此當我在都會被神裝備到可以返回部落時,我應該將所學的回饋在族人的身上,並且透過這樣的行動,也表示對神恩典的回應。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在於伊雅斯即將畢業,夫妻分開牧會總是不好的,其次我們夫婦倆想要實現在部落的教會共同牧會,透過我們倆人不同的特質及所學,一起帶領部落的族人經歷神的恩典。

還有一項因素也是我一直很懷念的,那就是部落族人回應上帝的愛的表現,那種簡單、純淨對神的信靠,是我在傳道生涯裡所要學習的。記得以前在台東森永教會牧會,我常對信徒那種直接回應神恩的態度與方式,感到驚奇及感動。在部落的感恩節最能看到這樣的信仰態度,表現在回應上帝的方式上。由於當時我所牧養的教會,是在台東最南端的一個偏遠的部落,在那兒並沒有什麼工作機會,因此部落裡除了老人家外,就是學齡時期的孩子們,青壯年的族人們都移往都市找尋就業的機會。所以,這裡的信徒慶祝感恩節的方式非常的特別,而他們也作了很好的模範讓我學習,他們不會因為沒有錢而因此忽略以奉獻的方式表達對神的感恩。他們雖然沒有什麼額外的收入,但是他們卻會把花了近半年所栽種的小米、芋頭、地瓜、樹頭等初熟的農作物,拿到教會來放在台前獻給上帝,待聚會完後,全教會的信徒一同分享,或分給生活上需要幫助的人。

還記得有一位可愛的信徒,她因為年紀老邁無法上山工作,所以沒有農作物可獻,因此她就做了一件很讓人感動的事,她想自己沒有法子工作,但總可以養些家禽吧,那一年她就在感恩時節獻上了兩隻雞。就這樣,那次的感恩節很特別,我一面在台上帶領大家讚美神,眼睛的餘光卻一直隱隱約約看到台下一個大麻袋中,有東西正不安份的扭動著,並且還不時聽到從裡面發出響亮的聲音,原來是兩隻雞;其中一隻是公的,牠的叫聲差點贏過我的聲音,牠的叫聲似乎也在台下一同唱著感謝的歌曲。那種可愛、溫馨的畫面直到今天仍令我無法忘懷,耳邊也常迴響著提醒我要把最好的奉獻給神。在那之後,大家還討論所獻的東西,不一定要放在台前,也可以放在教堂的後面,最後大家有個共識,就是農作物類可以放在聖餐桌上,生禽類則放置教堂後面,以免干擾禮拜秩序;還有一點,就是若可以的話最好奉獻母雞,因為公雞實在是個「大聲公」!

當我們把要返部落的訊息告知親友時,說實在地,反對的聲音多於支持,因為他們都有一致的看法,他們認為部落的教會絕對無法負擔二位傳道人的謝禮,那樣我們要如何生活?面對他們的擔心,我們從部落的那群信徒身上看到他們對神單純的依靠,神卻並沒有遺忘他們。他們雖然物質缺乏,但是心靈卻是富足的,從他們每個月固定拿出300元作什一奉獻來看,就得知他們實在是願意把對神的依靠化作實際的行動,對沒有工作能力的老信徒們而言,我們知道那是他們從政府那兒領取到的3000元老人年金,這些錢對有些人而言是他們可供作生活費用的唯一收入。那種用信心的態度去經歷神的帶領,我們知道神在明天擺上了各樣的恩典讓依靠祂的人無所缺乏。

我們夫婦倆之所以也願意回應神的呼召作全職的傳道人,是因為我們在生命的過程中常常經歷到上帝豐盛的恩典,我們也很願意以單純的信仰依靠祂的帶領,何況部落的族人需要傳道人,他們很需要有傳道人用上帝的話語餵養他們。如今我們全家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服事,我們的信仰除了被激勵以外,我想能和族人建立起信仰生命共同體,是上帝最大的祝福。如今,我們將面臨和大家離別的時刻,但是我們從這兒所領受、造就、學習的一切,就如東門把我們當作最好的奉獻給神到部落去,我們夫婦倆很感念能在這兒受到栽培及學習服事,我們願意繼續把那種「初熟的果子─最好的」奉獻給神。

(編者﹕看完這篇文章,神對您說了什麼,人生的價值在哪裡?)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