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360期 >
2017年12月
我的媽媽是師母
      王惇薇


兩年前的某一天,兩歲多的女兒喊著:「媽媽,我的頭撞到,好痛。」那時,我手邊正忙著廚房的工作,大概身心也有點疲憊,並沒有馬上應聲理會;她繼續喊了兩聲,我仍舊不發一語,後來她很鎮定的說:「師母!我的頭撞到,好痛!」她巧妙的轉換角色稱呼,令我大吃一驚,卻也引發我心裡的歉意,我轉頭關照她的需要;爾後的一段時間,我發現,她沒事的時候叫「媽媽」,有需要的時候改叫「師母」,星期天主日也自動轉換跟著別人喊我師母,因為她觀察到在教會裡,只要喊聲師母,可以很快得到回應。即便經歷過了兩年,四歲多的她,問她媽媽叫甚麼名字,她仍會俏皮的回答:「我的媽媽叫師母!」

老大男孩在表達上就比較顯得理直氣壯,不論在主日學或彩繪班,他是我們的小羊又是兒子,雙重角色,身為父母頭上好像都裝著雷達,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對於他無傷大雅的行為舉止,我們卻放大責罵,對於社區的孩子我們總是寬容以待,當他和別人起衝突時,我們總是下意識的先錯怪他,最後他淚汪汪滿腹委屈地說:「你們都不聽我說,只會先怪我,都對別人比較溫柔!」

在牧會的現實面裡,尤其是開拓教會的初期,人力缺乏的情況下,這些都很真實地上演在我們的生活裡,家庭在事奉裡的忙碌,壓力,甚至許多事出現一種「不得不」的緊湊步調,年幼的孩子無形之中吸收了某些張力,他們的聲音,或多或少也反應出我們內裡真實的光景,是否我們在成就什麼,而忽略了什麼?

坦白說,這些年間,當母親和師母同時進入我的生命時,我並沒有很快地調適得很好,尤其是老大出生的頭兩年,這兩種角色都是「新手上路」,我必須承認,那段日子,過得相當辛苦,我曾經二度想放棄,只想全心當母親,因為在我的心裡有很多的掙扎和困惑,不論站在哪一邊,都深怕對另一個角色有所虧欠,總想試著在家庭和事奉找到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平衡點,但卻都徒勞無功,最後自己好像成為「四不像」!

五年前再次回到鄉福,鄉福其他工作區的師母關心我的家庭,我問:「我的老二快出生了,面對服事和家庭,我該怎麼辦?」她回答:「孩子還小,鄉福是支持妳照顧家庭,這是魏德凱牧師當時所看重的。」頃刻間,我好像明白了,在我所謂的平衡裡,絕對不是量化服事和家庭,將它們放在天平的兩端,而是同時身為年幼母親的師母,需要的是一份支持與同理,在服事裡放心照顧家庭,在家庭裡放心服事。

我很謝謝我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誠實地告訴我心裡的感受,在習慣的忙碌裡,很多時候都會忘了聆聽,也疏於對話,孩子像一面鏡子,隨時反映出媽媽的情緒,提醒媽媽疲倦時記得轉換情境好好休息,重新找回安息的力量;我也感謝傳道爸爸,當需要我服事時,他總是把小孩打理得很好,讓我無後顧之憂;我也很感謝教會的弟兄姊妹,經常在身旁關心我的需要,為我們全家禱告,讓我知道,原來師母的孩子是很多人在照顧。

照顧家庭和牧養教會,對任何一個人,都不會是一件輕鬆的事,我不是完美的母親和師母,在任何的疏失與錯誤裡,只有不斷的調整與修正,抓準養育和牧會的大方向,堅定地往前走,不論是曾經的壓力,親子的張力,抑或是在角色裡的掙扎,神終究都使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祂終究引導我們的腳蹤,走進祂的美善裡。

「我的天父,今天,我要為你過去所成就的事,以感謝為祭獻給你。你張開雙手,將孩子賞賜給我們,他們是從天降下的禮物。主啊,請你按我孩子的名呼喚他歸向你,就如你呼喚撒母耳以及呼喚過我一樣。謝謝你曾應許,你會耐心地敲這個家庭的每一扇心門,謝謝你在我們前後環繞著我們!是的,主啊,求你環繞著他們,不停地呼喚他們,就像你不斷呼喚撒母耳一樣,直到每個孩子都對你說:『是的,主啊,我在敬聽。』」(摘自《天天為孩子禱告》)


=== 請告訴我們您對本文讀後的回應 ===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