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170期 >
2002年2月
向著標竿繼續前進
       陳文逸

 

三年前,鄉福簡訊第133期有一篇「一個值得託付的團體」,當時提出幾個工作方向:
            1.繼續往未得之地去。
            2.建立合適同工的來源管道。
            3.建立成熟的事工模式。
            4.成立購屋基金。去年鄉福又開始青少年事工及福音老師網絡事工。

一轉眼三年過去,該是一個稍做評估及檢討反省的時機了。

一、繼續前往未得之地去

鄉福是領受在福音未到之地開拓並建立教會的一個團體。前年及去年,我們開始高雄縣鳥松工作區及雲林縣的大埤工作區,同工不畏艱辛,由六個工作區增加到八個工作區,921地震後,也有一位同工在中寮重建區,配搭支援福音工作一年。

2002年盼加強內部制度的建立,及新進同工的訓練,2003年後可以不斷的建立,開拓福音據點。目前尚未有教會的地區有彰化縣的伸港、線西鄉,台南縣的七股鄉。

除了不斷的開拓新的據點,鄉福許多工作區,也由純粹的開拓,進入半牧養的狀態。鄉村教會自立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除了再往未得之地去,我們也鼓勵各工作區往自立的目標努力。

二、建立同工來源管道

同工的穩定來源一直是鄉村福音工作進展的困難。缺少工人投入因素很多,可能鄉村事工不容易進展,許多人躊躇。可能我們傳遞不夠。不過感謝主,過去二年鄉福從十二位全職同工,增加到將近二十位同工。面對未來更多福音事工的需要,仍需呼籲更多人投入宣教工場。我們盼望除了不斷的禱告,傳遞需要,希望能和學生福音工作群體建立福音夥伴的關係。大學生除了在學校接受好的信仰造就,也能知道宣教工場實際的需要,透過短宣隊實際的操練,帶出負擔,委身投入。在北美的行程中,和一位傳道人共進晚餐中,他突然說:「宣教工場缺人,是教會的責任,因為教會沒有好好栽培宣教的人才。」盼望多年以後,鄉福不僅可以建立合適的同工來源管道,也是一個宣教人才培育的工場。

三、建立成熟的事工模式

基層的福音事工費時費力,許多的同工在進入工場初期,服事的心志及生命有許多不必要的損耗。鄉福盼望對整個鄉村事工的開拓過程有清楚的掌握,讓新進同工知道甚麼是一個正常的過程,跨越不必要的挫折,減少不必要的摸索過程,成熟的事工模式需要更多經驗的累積,分析及整理。當初希望能在未來的幾年間累積經驗,可以用三至五年的時間建立一間30~40人的鄉村教會,在這方面我們必須坦誠,仍需更多的努力。未來我們會更注意同工間經驗的分享、交流,用謙卑、敏銳的心,察覺聖靈在這個團隊的帶領。

四、成立購屋基金

福音工作的初期,鄉福鼓勵同工租屋,如果租屋不便,時常搬遷,又有合適的房子,在鄉福經濟許可的情形下,可以提供同工穩定居住及服事的處所。目前從預備金中慢慢提撥。

五、青少年事工與福音老師網絡

青少年事工與福音老師事工有緊密的關係。鄉村的開拓事工非常需要福音老師。鄉村對老師有一份傳統的尊敬。帶著福音使命的老師可以帶領兒童及青少年信主,成立青少年團契,發展青少年事工就相對容易了。

寒假可以舉辦聯合性的營會,帶領青少年信主。營會結束後,各工作區的青少年團契再繼續跟進參加營會的初信者。有好的跟進,等這些青少年進入大專後,再回到營會當小隊長或輔導,長期陪養鄉村教會的人力。然而這個事工的關鍵在於福音老師可以帶著使命下鄉。

另外,在新的一年,為了開拓更多海內外的短宣資源,我們將成立鄉福的短宣部門,負責長期規劃安排短宣資源。曾在鄉福簡訊第155期「鄉福短宣隊的功能與配搭」一文中提到,短宣隊有正面的功能,好好安排可以幫助當地的福音工作,短宣隊隊員也會得到挑戰,對靈性及福音工作都會提升,這是神國雙贏的事工。成立短宣部門乃是要統籌規劃事工的安排,並減少食宿方面對工作區的負荷。

過去三年,鄉福還是守住原有的異象,當然尚需努力的地方仍多,當跑的路甚遠,鄉福的靈魂依然注視那些未得之地,盼望這個團體不斷穩健走在神的旨意中。三年半前,我向神禱告,不要讓鄉福只是一個花瓶,不要讓外界對鄉福的支持,只是因為鄉下沒有人去,既然有人去,就勉為其難的關心支持。我們也不只在這個鄉做點福音工作,在那個鄉開設一個點。盼望這是一個福音運動,將來能夠撼動基層黑暗的權勢,改變台灣的屬靈狀態。

還是要憑著信心說:「支持鄉福的事工,就會給台灣本土宣教帶來盼望。」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