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133期 >
1999年1月
一個值得託付的團體
      陳文逸

 

去年十一月初,2000年福音運動在新竹聖經書院辦了一次基層福音事工研討會,第二天晚上有一位新加坡來的牧師簡短分享他對台灣基層福音事工的看法,並提出建議。他覺得鄉村教會不一定要死守在一個地方,可以考慮往鄰近的市鎮發展,穩固後再回來支援鄉村的福音工作。這是一種體認到鄉村福音工作困難、體恤鄉村教會資源稀少及出自真誠愛心的綜合建議。當然這也是一個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

上個月鄉福的同工會,我們再一次思考鄉福前面的方向。如果再過不久,南台灣的每個鄉都有教會後,鄉福要往哪裡去?繼續往福音最弱的地方去,然後再經歷那種,有幾年的時間不知道主日崇拜有誰會來的日子?或像前面那位牧師所建議的。會議中同工相繼發言,有人說:「鄉福不能偏離異象」,也有人說:「我們不能漸漸挪移帳棚」。


理想與現實

巴西的總統弗南多•卡多索是一個學者從政的理論大師,他對拉丁美洲經濟探討的著作,曾是經典之作。上任後他發現實際的情況與他的理論背道而馳,如果要把巴西從一個高失業率、高通貨膨漲的國家帶向經濟復甦與繁榮,必須要遠遠拋棄他以往大力鼓吹的理論,而從現實來解決問題。當然他成功了,他大大的改善巴西的情況,1997年美國〝時代雜誌〞選他為年度風雲人物。丟棄理論轉向現實需要智慧、遠見,也需要勇氣。

學術有理論和實務不同的路線,政治也常在理想和現實間擺盪,宣教事工則要敏銳於聖靈的帶領。隨著時代的改變,其實沒有一成不變的策略,也沒有永遠不變的方向,當然也不一定要死守某個地方。保羅想繼續留在亞洲宣教,聖靈硬是讓他看到當時歐洲的需要﹝馬其頓的呼聲﹞,因著保羅的順服,福音因此深入了歐洲(使徒行傳十五6~10)。


信仰尋求異象

但是,更重要的,信仰不同於學術的範疇,也不同於政治、經濟的活動。信仰必須尋求異象,必須持守異象。宣教事工更是不能沒有異象。有異象就走得出去,異象也只有在信心、委身中才得以實現。

保羅說他沒有違背天上來的異象,顯然他一生服事的過程中,一直都有清楚的異象在引領它。異象幫助它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致失望,遭逼迫卻不感到被丟棄,異象帶領他跑當跑的路,打美好的爭戰。

以賽亞是一個愛國主義者,烏西亞王的死讓全國百姓頓失依靠,強大的敵人亞述就在鄰旁虎視眈眈,當全國的安危在風雨中飄搖的時候,神讓以賽亞親眼見祂坐在高高的寶座上,衣裳垂下,遮滿了聖殿,榮光充滿全地。神讓他領受異象,把事情重新納入正軌。這個異象更新了以賽亞的生命和對神的認識,並且呼召以賽亞準備面對困難的任務(以賽亞書六章)。

John Stott 認為異象是,對現況極度不滿加上對可以成就的事有清楚的看見﹝當代基督教與社會p.556﹞。我們幾乎可以說,沒有異象就容易滿於現狀、裹足不前,沒有異象就失去引導,奔跑就沒有定向,出拳是在打空氣。


更新異象

「鄉福」領受在台灣福音未到的鄉村開拓建立教會,並在滿州成立第一個工作區至今已經十七年了﹝若推到更早利用寒暑假推動學生參與的鄉村福音隊已經是27歲了﹞,當中有許多同工不畏艱辛,前仆後繼,獻心獻力。背後有更多默默關心的弟兄姊妹,常年不住的代禱與支持。這麼多年來,不論老同工或新同工,都支取一樣的生活費。每開始一個工作區,總是不計代價的繼續推進福音工作,即使人事有變動,工作總不停止。

我們也認知,如果鄉村真是台灣的根,如果基層的福音工作牽動整個台灣福音工作的復興,我們責無旁貸要負起鄉村的福音使命。鄉福要從最深的根部去了解福音的土質,去改變土質,去撒種,把福音工作慢慢建立起來。鄉福要持守天上來的異象,繼續留在最需要福音的地方,與這些基層的百姓一起生活,進而帶領他們信主,建立福音的灘頭堡。我們也要不斷的更新異象,累積經驗,然後在整個台灣本土宣教的過程中作出貢獻。這一代辦不到,下一代繼續努力。

鄉村的福音工作仍有很長的一條路要走,我們要不斷的裝備自己,可以承擔更重的使命;我們要順服神的帶領,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團隊,成為一個可以忠於所託的機構;我們要成為一個自發性有紀律的團體,在捨己的生活中服事上帝。尼哥拉•畢耶是俄國偉大的基督教哲學家和先見,他曾說:「直到苦行﹝捨己﹞的生活在耶穌基督的教會內復興過來,宗教的復興是不會有的。」﹝活祭,證道出版.p.38﹞


未來的事工方向

當社會政經情勢以及鄉村產業結構不斷變化的同時,我們要不斷回顧過去走過的路,審視現今的景況‧清楚擬定將來的方向及目標。未來的幾年,仍有諸多要努力的地方。

一、 繼續往福音未得之地去:

如果我們收集的資料沒錯,台中以南仍有彰化的伸港鄉、線西鄉及雲林的大埤鄉,還沒有教會。其中伸港和線西在1984年,陳源雄牧師所住的〝台灣宣教的再思〞一書中,仍是有一個教會的鄉。鄉福若要再開拓新的工作區,要繼續往這些地方去。若每個鄉都有教會,再往福音最需要的地方去。

二、 建立成熟的事工模式:

目前在台灣從事鄉村福音工作的團體或教會大多還在摸索的階段,費時費力,十分辛勞。我們必須儘快累積經驗,整理一套可以在鄉村不斷擴展福音工作,以致教會能夠建立起來的策略模式。往後要開拓新的工作區,不須重新摸索。如此不止鄉福的工作可以不斷穩健的推進,還可以將這樣的經驗分享給都市教會,呼籲他們一起來關心鄉村基層的宣教事工。只要鄉福有能力貢獻經驗,一定有很多有負擔的教會一起來投入。另外,可以更清楚的去招募同工,其實很多人對宣教的事工很想投入,只是不知道到鄉下可以做甚麼,有成熟的事工模式,方向就很清楚,甚麼階段需要甚麼事工,就可以傳遞需要。可能這是目前鄉福最核心的任務,也是最迫切,最重要,最困難的工程。我們在努力,也在禱告,盼望未來的兩三年能找出,用五年的時間可以在鄉村建立一個30~40人的教會。

三、 建立合適同工穩定來源的管道:

鄉福要不斷的推進事工,一定需要建立幾條合適同工的來源管道。有足夠的同工,人力才可以統籌運用,可以有計劃的栽培、訓練,配合整體鄉福的目標。這不是短期可以實現的事工,但我們要一步步走上去。

四、 傳遞福音移民:

鄉村教會需要基本的人力,要建立教會單是靠傳道人是不夠的。鄉民需要足夠情感系統的依靠,以支持他們離開原來的背景所造成的疏離感。另外,要發展專業、有組織的社區工作都需要有足夠的人手。我們要繼續傳遞如此的需要。

五、 成立購屋專款:

鄉福的同工都曾經為了找一個可以穩定聚會的地方,而飽受經常搬遷之苦。當我們有了成熟的開拓事工模式,也盼望能提供一個新的開拓區在初期可以聚會,也讓傳道同工可以安定居住的簡單住處。最近有對北美夫婦為鄉福奉獻一筆經費,我們相信神在帶領、預備這項需要。

還有很多重要的工作,應該做,也很想做,就是人才不夠。但願在鄉福成長的另一個階段,我們可以成立研究發展的部門,有人可以對鄉民的社會、宗教行為不斷去探討,不斷去思考未來台灣宣教的方向,也研發真正屬於基層鄉民的媒體、造就材料。


結論

要說自己所屬的團體是一個值得信賴,一個值得託付,一個能夠實踐異象的團隊,好像在推銷甚麼,也似乎太過自信,其實明天會如何還不知道呢!若非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非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但這真是我們的心願,持守異象,走向祭壇,獻上活祭。而我們也願意用負責的心,呼籲支持鄉福就是支持本土的宣教;支持鄉福就是給台灣荒涼的鄉村福音工作帶來盼望。人事會變,環境會改,但是異象不死。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