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筆者前後參與了鄉福東石工作區在東石、朴子兩地的兒童課輔班事工,觀察到兩地在教育環境的差異,而這差異更對事工帶來影響。本文想試著從整理兒童課輔班事工的願景出發,記錄在第一線的觀察,嘗試描繪出教育環境差異所帶出的影響與挑戰。
在校園書房出版的《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1 一書中,作者們提到符合聖經教導的助人原則為救助、修復和發展等三步驟。意即基督徒助人者需從看見立即的需求開始,接著在促進人與他者關係(神、人)恢復的基礎上,幫助其發展神所賜與的恩賜。筆者認為,兒童課輔班事工可說是契合這樣的助人模式。當教會看見家長需要孩童教養上的支持,藉成立課輔班提供協助,並以課輔班老師的角色與社區建立關係,形塑由教會為中心的協力網絡。而透過實質的課內外活動,抑或是日常的關心陪伴,教會得形塑孩童以基督為中心的品格、價值觀,不僅幫助孩童建立健康的同儕、家庭關係,更能向孩童及其家長傳福音。儘管花費的時間成本極高,許多雲彩般的見證人讓我們看見兒童課輔班作為許多人在年幼時接觸信仰的起點,在教會一棒接一棒的牧養中,幫助人恢復與神與人的關係,活出神創造的心意。
在參與東石與朴子兒童課輔班事工前,筆者僅能觀察到兩地在地景上的不同:東石作為由傍海的漁村集結而成的鄉村,比起朴子市普遍可見的全聯、連鎖飲料店和住宅大樓等,其地景是由許多三合院、平房及在其周遭如花遍地開滿的蚵殼組成。而在參與課輔班事工後,很快地發現兩地在教學環境上的差異:朴子的孩子作業量多、形式多元,各樣的測驗和學藝競賽填滿了孩子的生活,以至於課輔班的時間,多花費在批改作業和教學上,導致與孩童的互動常停留在師生間的教學框架中。相較於東石課輔班,較有機會與孩童建立關係,關心他們在學校、家庭中的情況。此外,朴子有許多補習班、才藝課程供選擇,使得教會的課輔班僅是滿足孩童學習需求,以及提供家長教養支持的其中一個選項。然而,在東石因少有正式化的課外活動供選擇,使得兒童課輔班不僅是孩童重要的學習刺激來源,更是東石家長在教養上的重要支持。
總的來說,筆者觀察到在鄉村及市鎮中推動兒童課輔班事工會受到教育環境差異影響,導致文章開頭所提及的事工願景在落實上面臨挑戰。然而,筆者也相信在這些挑戰背後尚有其他值得討論的影響因素,如師資人力、資源投入及事工推展進程等。本文希望透過自身在第一線粗淺的觀察,能幫助事工相應地進行調整。因為無論鄉村抑或相鄰的市鎮,神的心意始終是不願一人沈淪,乃願萬人得救。求主幫助我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史蒂夫.考柏,布萊恩.菲克(2021)。《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21世紀基督徒助人前要知道的11件事》。秦蘊璞譯。台灣:校園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