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潘霍華的靈性關顧(Seelsorge)神學訓練課程之講章,已譯中文書《牧養是場冒險:靈性關顧12講》,我當作旁聽實踐神學的一門課,反思自己在鄉下探訪時的靈性關顧如何。
在鄉下與陌生人問候的頻率遠高過在都市,鄉下百姓們好奇的話題八九不離十與這幾個問題有關:「你從哪裡來?」「誰領你到這裡來?」「你在這裡做甚麼?」「你在這裡得了甚麼?」即士師記17-18章中那位年輕的利未人被問及的。這四個問題不僅是與人接觸時初次見面的話題而己,我有幾個固定探訪的對象,他們不再問了,但問號卻常縈繞在我的腦海裡,讓我察覺自己在靈性關顧上的困難與瓶頸。
首先,探訪挑戰我的是:不知不覺地赤裸裸展現日常敬虔的生活如何。「家庭探訪是一個牧者最不能以外表作為掩飾的時刻」,「每次靈性探訪都需要靈性上的預備,這種預備從讀經和禱告開始。」(p.56) 有時候,事工忙碌到無法靈修,還是可以探訪、關懷或陪伴,但靈性關顧的事奉卻難以著墨,因為牧者本身的靈性需要先被關顧,「牧者沒有辦法自己去承擔這一切重擔,他需要在服事上能幫助他施力得當、又能幫助他免於陷入不信的人。」(p.113) 在鄉下探訪容易看見鏡中的我反映靈性的景況,因為太習慣或理所當然挑起所有的重擔。在疲乏與軟弱中,我漸漸體認牧者不僅是群羊的帶領者,我也需要常常在基督愛的團契中被帶領與牧養。
再者,探訪的另一個挑戰是:怎麼定睛瞄準「宣講福音」的靶心。我喜歡探訪,因為可以享受在作朋友的關係中,卻也成為我的試探,讓許多毫不相干的靶心弄得眼花撩亂,必須謹記探訪服事的重點──「讓基督與探訪者一同進入家庭」(p.61),「牧者的身份不是受訪者的朋友,而是這個家庭的牧者。」(p.59) 作這個家庭的牧者,此提醒幫助我在探訪時重視靈性關顧的使命:「是在幫助人愛上帝,渴慕救恩」,「最好的靈性關顧者是愛基督的人,他所帶出的靈性關係是對上帝及人的純淨清澈之愛」(p.39)。 探訪時提到基督耶穌的名,往往可以分辨出對方是否慕道!因著聖靈在人心裡面的工作,我們才有機會進行靈性關顧,因為「靈性關顧是神親自要成就的事。」( p.21)。
「靈魂的關顧是對個人所做的宣講,這是講道職分的其中一部分,這不是一種『靈性指引』。」(p.20) 當然,牧養或探訪的事奉「並非所有大小事都該納入靈性關顧。靈性關顧無法包含人類和基督徒的所有經驗。」(p.114) 這對我們華人的靈魂體三元思維有所警惕,通常把所有問題的根源最終都歸咎於「靈」出了問題,而且以靈魂體三元符號來解決一切靈性關顧的問題。的確,這樣的福音對話比較容易產生果效與共鳴,此信仰觀與華人本土宗教的文化有密切的關係,我也有所迷思,「如果每件事都用靈性關顧來解決,我們到頭來會無法認識自己。」(p.114)
有時,我已瞄準福音靶心,卻射不中的,因為我沒有注意律法與福音的應用,「律法一定要被傳講出來,卻又不能造成絕望;福音一定要被宣揚,卻不可給人錯誤的安全感。」(p.51)「靈性關顧預備人來聆聽作為上帝誡命的律法,並且預備人來聆聽作為真實拯救與幫助的福音。」(p.28) 我習慣的思維是探訪向人傳講完整的福音,為預備人來教會,但靈性關顧的探訪是「預備人來聆聽」,所謂的預備需要充分聆聽人悔罪的心靈與聖靈賜下的話語,這樣才能夠瞄準福音的靶心,「所有靈性關顧的目標是承認『我們是罪人』。」「悔罪是一切靈性關顧的核心。」(p.98) 每次探訪,倘若有一起認真讀聖經的機會,必然隱隱約約聽見「悔罪」的呼聲,除非刻意篩選、跳過或視而不見。「凡是有讀經、禱告和持守信仰的地方,那裡就會有試探;遇見試探,代表我們的聆聽、禱告和信心沒有脫離現實。」(p.118) 所以,不是只有受探訪的人因為神的道撒在心裡而遇見試探,反而靈性關顧的牧者在這之前或當下所遇見的試探往往更大、更沉重;其實,牧者並非擁有對試探免疫的能力,或者過著出淤泥而不染的生活。唯有操練敬虔的生活──誦讀、默想、禱告及試煉,不斷地在此過程中深深體會「悔罪是恩典,不是律法。它不能讓人成為完美基督徒的善工,而是使人得到確信、回歸、團契和喜樂的恩典。」(p.106)
願我們在鄉下的探訪事奉愛人如己,同心領受悔罪憂傷中的喜樂,並且與主耶穌一起宣講神的福音,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福音。」(可一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