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308期 >
2013年8月
溫柔的戰士序──典型在夙昔
       陳文逸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魏德凱牧師當年沒有回應神的呼召,繼續唸博士班,繼續在實驗室研究提煉鈾的方法。他的境遇如何?台灣的福音工作如何?

好的傳記是透過生命傳講的一篇精彩信息,不只讓人看到一個人的腳蹤,更讓人看到神榮耀、奇妙的工作。

魏德凱牧師出身貧窮,是家庭五位子女中唯一的男孩。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化學研究所畢業後,曾參與二次大戰期間,提煉原子彈所需高純度鈾的曼哈頓計劃。本書提到,直到今日在美國新墨西哥的工廠裡,還在使用魏德凱研發的方法提煉鈾元素。這樣優秀、前程似錦的年輕人,因心繫宣教,1947年毅然前往當時陌生、落後的中國宣教!


不隨己意,安危交主

1947年他與妻子及十個月大的孩子,輾轉到了四川的樂山。不久共軍節節進逼,情勢急轉直下。有人被槍殺,人民行動受到限制……,共軍甚麼事都做得出來。對宣教士而言,那是中國最黑暗的一段時日。在磨難危險當中,老二也剛出生,有一年多算是充裕的時間,也有很多的理由可以離開,但他們儘可能留在當地,繼續工作。一直到事工被迫完全停頓,宣教士的存在不只無法預測自己安危,甚至對會友也帶來極大的危險,才不得不動身。從此可看出他沒有隨己意行事,把全家安危交在上帝手中。

魏牧師一家1951年離開中國後,短暫回到美國,1953年又來到台灣,落腳台南耕耘學生工作,當時稱「學友團契」。1962年,魏牧師連同台灣各地的其他宣教士將學生福音工作整合起來,成立「校園團契」。

1971年學生工作稍有基礎後,他又看到鄉村福音的需要,開始推動以學生為主的福音隊進到鄉村傳福音。認識鄉福的人,大概都知道鄉福是魏牧師生出來的屬靈孩子。

1991年我正式成鄉福全職同工時,魏德凱牧師已經71歲了。他住在台中,每個月的同工會,他都會到台南一起開會。雖是鄉福創辦人,會中他很少發言,除非同工主動詢問。也不實際參與決策和執行,儘量讓本地同工承擔責任,發展事工。他像是令人信任的長者,看著學步中的小孩,慢慢站穩教步。

從「校園團契」到「鄉村福音佈道團」,只有福音事工的成長,更多靈魂的得救。只有讓主掌權,沒有要建立自己的事工。


一粒麥子落在土裡

過去五十年,沒有魏牧師的台灣學生福音工作及鄉村福音工作會如何?神是宣教的主,沒有魏德凱牧師,神一定有祂的作為。但魏牧師及師母,誠然是這塊土地的祝福,是神重用的僕人。過去他們年輕時,在學生福音事工上所帶領、關心的學生,現在分散各地,不少人成為教會重要的領袖。生命影響生命,門徒帶出門徒,這樣的影響深遠,無從估量!從他們夫婦身上,看到神國一幅真實的異象:一粒麥子落在土裡死了,就結出許多的子粒。

對一個屬靈的團體,鄉福承受最大的祝福是魏牧師留下來的屬靈榜樣及原則:沒有自己、生活與事奉的平衡、真實的信靠神。他常對我們說:你們這一小群,不要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度賜給你們(路加福音十二32)。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魏牧師的榜樣及屬靈生命的影響,穿越時空,繼續說話。

環境會變,人事會改,但異象不死!



=== 請告訴我們您對本文讀後的回應 ===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