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299期 >
2012年11月
鄉福兒少營會事工的前景與展望
      蔣伊鈞

 

屬靈的孤兒

十年的雙語營過去,我們在臺灣鄉村開闢了許多福音的工場,使不少鄉村學生可以聽到福音,但也有新的問題與需要產生。聽聞福音的學生如果沒有後續跟進與關心,可能也生產了很多屬靈的孤兒!這些學生在營會接觸福音、也聽過耶穌的故事,但對於教會生活一樣陌生,屬靈生命的成長也還是空白,種子已經撒在好土中,但是缺乏澆灌與照護,這些年輕單純而柔軟的生命需要進一步的餵養,以免稚嫩的信仰生命一面臨學校複雜的人際關係、課業與家庭的壓力拉扯之後,就像被荊棘擠住、或是失去根基,就跌倒,忘記自己是上帝尊貴的兒女。

時至今日,我們鄉村兒童與青少年營會的目標不該只停留在福音預工,或只是在鄉村中建立個別的信仰子民,而是希望在這些孩子逐漸成長的過程之後,可以全然進入屬基督的群體之中,也就是進入教會,使鄉村的教會有新血加入。有別於只是在鄉村的民間信仰興盛的環境中,撒福音的種子,而是一個邀約,邀請這些孩子在基督信仰的肢體生活中彼此相愛,在基督的身體,也就是教會中,確實地跟隨耶穌、與神同行。不再是屬靈的孤兒,而是進入教會、慢慢的發展靈性,生命才會真實流露跟隨耶穌所結的果子。


跟時間賽跑

越來越覺得鄉村的兒童與青少年福音工作是在跟時間賽跑,鄉下學校的選擇不多、家長也未必滿意,國中以後,高中、大學的孩子多半會離開鄉村,這些孩子離開家鄉,也離開熟悉的教會,還會不會繼續維持與神的關係?會不會找一間教會委身在那裡,成為在外地屬靈的家?我們來不來得及在他們離開之前,讓他們知道信仰不只是維持聚會,而是不斷堅信自己是神從世界中所呼召出來、分別為聖的子民,不管在家鄉還是外地,信仰生命要繼續邁向成熟,並且回應上帝的使命?

富勒神學院的副教授查普曼‧克拉克(Chapman Clark)在他的《我們的孩子都受了傷》(HURT: inside the world of today’s teenagers)中提到他對青少年信仰成長的認識:「信仰在年輕人生命扎根的時間拉長了。與神建立個人關係,將信仰內化、成為人生指引、塑造生命,需要經年累月。……就我對於青少年事工活動的觀察,青少年靈性發展的緩慢改變,幾乎完全遭到忽視。幫助青少年持守信仰的過程,需要時間、耐心與毅力。信仰是個漫長而複雜的旅程,前路迢迢,特別需要有人全程陪伴。」鄉村兒童青少年的福音工作需要從預工走到造就與餵養,這依然是我們不變的使命。


不遺餘力的影響

既然不滿足雙語營的福音預工,我們更要不斷前進。前年營會之後,開始信件的跟進,希望透過輔導寄出統一設計的福音與品格結合的內容,繼續栽培這些學生,讓學生在營會之後還可以繼續認識信仰。今年在跟進之外,我們也期待在七月營會之後的八月底,舉辦一個可以讓全國教會學生與雙語營學生一起參加的福音成長營,使雙語營的學生有機會參加一個福音濃度更高的營會,在密集、深刻的福音信息中悔改,並將生命的主權交給神。

福音營之外,寒假期間也舉行兒童與青少年的門徒營,把握時間造就我們的學生,不只讓這些孩子真實經歷神,也要讓他們學習委身團契與教會,甚至也傳遞對於鄉村福音工作的負擔,讓這些年輕的生命學習承接使命,他們成熟長大之後,就可以起來接棒!


=== 請告訴我們您對本文讀後的回應 ===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