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或認錯,其實是一種勇氣。對於消化高漲對立的情緒,很有效果。應該多多的使用它。
2008年十月24日,美國國會有一個人認錯。這是一個不尋常的認錯,於是全世界普遍報導。這個人就是從1987到2006,任職美國聯準會主席長達18年的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 ,俗稱葛老)。
葛老的榮耀
他任內出現長達十年低通膨、高經濟成長,一路創造美國經濟奇景,被喻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聯準會主席〕。過去的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沫、和九一一事件,在他掌舵下的美國經濟大致還算安然渡過。
葛老於2006年退休,很快就寫了一本有點自傳味道的書,探討主政時期美國以及全世界的經濟。洋洋灑灑一大本,將近600頁。葛林斯潘名氣太大了,大到我們這種鄉下傳道人,都趕快去買一本〔我們的新世界:THE AGE OF TURBULENCE: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 〕。這本書中文版 2007年九月初版,十月就二版四刷,版稅一定賺進不少。裡面不時出現貨幣、利率、通膨、股票等名詞,還有古典、現代的經濟理論。和一同立在書架上的十架神學、因信稱義、靈性操練等書實在搭不上調。
在書中專業經濟名詞的背後,隱藏不了葛老對過去自己那些〔真知灼見〕的欣賞,還有對全球日趨複雜經濟體系運作的洞見。當然,他仍然對自由經濟市場的未來持高度樂觀的態度。
榮耀變成泡沫
不過,退休沒多久,剛出爐的書餘溫尚存,美國次級房貸引起的金融黑洞已慢慢出現了。這個金融海嘯實在太大了,大到看不到盡頭!太深,不知何時見底!不只美國華爾街哀鴻遍野。冰島宣佈破產,韓國可能再現金融風暴,台灣各類投資指數斬腰,越南趴在地上。美麗的新世界還沒有在遠方出現,倒是蕭條已經來到了門口。
大家在找原因,要把禍首揪出來。財經界現在把指頭指向葛老,說他擅長的低利率政策是造成房市泡沫的主因之一。說他過度相信的自由市場運作,導至金融紀律蕩然無存。而且他有權可以防止,卻放任不負責的借貸發生,導致付出慘痛的代價。於是在國會議員的追問下,葛老坦承:「對世局變化的認知和自己的理論有誤!」
過去〔經典理論〕撒下的種子,卻結出〔蕭條〕的果實;雖然一度繁榮,卻埋伏了更可怕的風暴。樓起因他,樓塌也因他。被喻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聯準會主席〕,現在變成眾相指責的〔泡沫先生〕。
掌聲歸自己或別人
我想葛老很難說完全沒有貢獻,如果真要說是〔泡沬〕,也是歷經十多年繁榮的堅固泡沫。只是十年的榮耀,大概抵不上二年的蕭條。繁榮不會有人跳樓,蕭條卻會!
提這些不是要探討金融風暴下,如何投資理財?或如何處豐富,又如何處卑賤?而是我們該如何去衝量一個人的成就、貢獻?
有一個只有葛老和上帝才會知道的問題:「如果他當時就預知,為他贏得掌聲的政策,也會成為金融風暴滋長的溫床。還會持續推動嗎?風險有多少?」。最好繁榮可以一直持續下去。如果不能?是只求自己在舞台上盡情的揮灑?還是發現根基不穩,馬上修補,把穩固的舞台和掌聲留給後人?
當然在全球化,日趨複雜的經濟體系中,必然不像我們想像的單純,可以掌握,甚至預測未來!需要考量的因素太多,太複雜,沒有人擁有一切的答案。不過,問題的本質是:繁榮總歸自己,蕭條盡歸後代?還是成功可以不必在我,掌聲留給別人?
成功的定義
如果你是一間工廠的老闆,手下有一個做事特有效率的生產線主管。他企圖心強,認真管理,積極規劃,把線上人力及生產設備的運用發揮到淋漓盡致,一時之間為企業賺進不少利潤,也成為公司表揚的英雄。不過他為了個人表現,讓機器過度負荷,又疏於保養。在這位主管轉換跑道以後,機器嚴重損耗的情況也暴露出來。公司反而虧損更多。
我們需要重新看待成功、貢獻的定義。成功不單單是某個人在舞台上的精湛演出,也要看他下了台,場景能延續多久?有時候我們也常只注意表面容易看得到的人事,掌聲亳不吝嗇的歸給他們。而那些需要時間才能呈現果效的事物,卻顯得孤單寥落。
注重看得見
過去,我常常看到許多學校好好的圍牆被打掉,再從原來的地方砌起來。勞師動眾,消化經費,塵土飛揚,只是為了需要有看得見的建設。而諸如圍牆之類的門面最容易被看見。反而對提升學習動機,多元興趣的培養,增進孩子的品格教育,興趣缺缺。
政黨及政治人物也是一樣。社會謀長遠的發展當然重要。理想和主義也從沒有放棄。不過,選票還是最優先考慮。但是,土石流、地層下陷、環保豈是四年,甚至是八年可以改善。恐怕認真執行下去,不只得罪既得利益者,往後還是政敵來收割成果。
2004年李遠哲先生代表總統出席在泰國舉行APEC(亞太經合會議)。許多國家的領袖齊聚一堂。他有感而發:「不久這些人任期將屆滿,有人還要競選連任,明顯背負了很大的壓力。他們眼裡看到的就是四年的任期。但是APEC的議題必須看未來二十年的發展,……。」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教會團體呢?應該會好些,至少自我意識不會那麼強。不過我們仍應注意大部份團體的決策,最後呈現的成果,還是緊貼著主流價值體系。教會也不例外。社會譁眾取寵,政治人物就會滿足選民的胃口;想立竿見影,通常就是急功近利;如果我們只看外表,大家就會跑去整鼻、拉皮、隆乳。
教會團體通常喜歡收割,甚於撒種。還是容易患世界的毛病:褒揚看得見,忽略看不見。還是喜歡榮耀甚於十架,卻不夠清楚沒有十架就沒有榮耀。教會在追求興盛時,可否看的更長遠?立下原則,跟隨異象,也提攜後進。特別成功可以不必在我。
祂必興旺,我必衰微。這樣教會團體比較可以可長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