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241期 >
2008年1月
從一篇報導談起
       陳文逸

 

 

一個月之前,一位太太紀貞以前的朋友打電話來,提到她在國度復興報看到我們全家的照片及報導。我沒有看到,也沒有特別去找到這份報導。這事很平淡的過去,只有在記憶的灰燼中才翻的出來。

前幾天,以前神學院的院訊寄到。本想打開看看學院的動態,或者偶遇一些有份量的神學,解經或教牧的文稿。不料,卻在第十頁看到自己的照片,還有東石教會受洗時弟兄姊妹相擁而泣,以及那個年老不識字卻認真服事的阿秀姊清爽笑容的照片。一整頁在報導東石教會的情形,許多照片在刻意的編輯下,栩栩如生。

突如其來!

怎麼會有這一篇報導?神學院從那裡拿到這些照片?我完全不知道!

那時,我差不多是羞澀、快速的瀏覽報導內容。頁面上的照片都是我熟悉的面孔,內容有不少是我說過的話。

想想,大概是去年(2007)三~四月,神學院幾位同工為了青宣展覽宣傳,還有往後學院招生,帶著重裝備攝影機,一路從北到南,再從南到北,拍攝一些校友的事奉情形。

我非常歡迎神學院的同工可以來到鄉下探望我們,也很樂意接待。至於採訪,心想能免則免。只是礙於昔日受惠於母校,平時也沒有什麼回饋,在不知如何拒絕的情況下就答應了。那晚,他們從台南抵達東石已晚,理所當然的在這裡住宿一晚,隔天才開始拍攝。院訊的這篇報導應該是當時採訪的部份內容。

華神遷校在即,院務如麻,需要龐大。眾多的教會、校友和讀者需要聯繫,有很多可以報導!也不知道院訊是否經常性的報導校友的事奉狀況,或者以後繼續如此。看到這篇報導的確很意外!我思想這篇報導的價值,也正視心中些微矛盾的感覺。

珍貴與稀少

價值,是出於一個人內在的評估,有時候見人見智。對一個刊物的編輯,一定覺得值得報導,才會把文稿放在有限的版面上。

許多人或許覺得鄉下單調的生活,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子女教育,在基層開拓福音事工,實在不容易。而且一待就是十幾年,還沒有異動的跡象。

從物以稀為貴的角度,鄉下不容易,因此較少人投入。也因為少數投入,所以值得報導。三十年前的台灣社會,如果有一個博士找不到工作,賦閒在家,一定成為社會新聞!

異文化宣教士受人敬重,就是因為需付上許多代價,不是很多人做得到。用鑽牛角尖的說法,就是因為量少,才倍感珍貴。珍貴和稀少是銅板的二面。珍貴的背面就是稀少。稀少襯托出珍貴。而鄉下就是少人投入,所以值得報導。

但,我寧可更多人投入,最好如過江之鯽。到鄉下生活、開拓福音事工變得稀鬆平常,到處都有教會,沒什麼值得特別報導。

免費的版面

工人投入稀少是事實,也覺得婉惜。但,當看到這篇報導,心中也稍稍的暗自竊喜。有免費的版面成為我們的出口,某種程度把鄉村的需要傳遞出去。

我成長在鄉下。全職服事以來,也一直在鄉下,也很能適應鄉下的生活。對鄉下也有一份理所當然的認識。這幾年在很多場合傳遞鄉村福音的需要,也以為很多人都應該有起碼的認識。不過,最近才從很多場合知道,都會的人不一定那麼清楚鄉下。都市的教會也不一定明白鄉村教會的需要。如果曾經嘗試了解,也大都帶著都會的觀點看鄉村。

言語的傳遞其實有限制,要對鄉村福音工作,生活文化有更多了解,最好能到鄉下住一段時間。不過對這種免費的版面,有機會讓鄉村的需要更多被知道,一定有幫助。

我已經忘記當時面對攝影機講了什麼。不過這篇報導陳述:「台灣鄉村就是台灣的根…..鄉下沒有教會,百姓受民間信仰的深層的綑綁….人口外流,與資源豐富的都會區教會形成鮮明的對比。基層群體他們教育程度較低,經濟能力較弱,社會地位邊緣,自主性就低,要從傳統的背景進到教會不容易。在整個福音工作上就需要面對很多鄉下文化的因素。……..在整個以教會增長為主流的價值體系當中,不能只要求增長,而是真正看到需要,並堅持與神同工」。這篇報導的最後:「親愛的您,不知您,預備要效法這些田野勇士,願意接下這福音廣傳的一棒!」。

當跑的路甚遠

提到田野勇士,實在不敢當。我一直覺得當跑的路甚遠,當努力的仍多。在鄉下的服事,的確需要儆醒的爭戰。但服事也可以是很優閒的生活。已經十幾年了,從單身到五個孩子,從沒有會友到一間小教會,事工慢慢發展。而這些離鄉福整體的異象仍遠,需要更專注的努力。鄉村教會的建造應該可以再縮短時間,可以再更有發展。一個家庭,不再是一個信主,而且是步履蹣跚走進教會,而是全家。不再是少數的家庭,而是群體歸主。

看這篇報導,有幾種複雜的感覺交織在心裡。對工人投入稀少感到可惜;也覺得不配被這樣報導;當然也不得不為免費的版面,編輯的用心獻上感謝。

最重要的是,我沒有忘記裡面的一句話:「我越來越深的體認,神要做事很容易。但祂在等一些聖潔的器皿,可以真正與祂同工,被祂所用的器皿」。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