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224期 >
2006年8月
屬天的道路(出十五22-27)
       林逢泉

 

一個基督徒信主蒙神拯救後,在他前面的屬天道路上並非就一帆風順毫無難處,以色列人蒙神拯救脫離埃及法老的轄制,在過紅海時,他們看見並且也經歷神的大能作為與神蹟;然而,神並沒讓他們一直停在紅海邊。今天的經文說:「摩西領以色列人從紅海往前行…」,他們絕不走回頭路,因他們知道回頭的路是一條死路;我們信主的人走的是一條永生之路,或許遭遇困難不順,但我們知道神所帶領的這條路是唯一的路,是一條單行道,因為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一、屬天的道路有試鍊(22-24節)

「到了書珥曠野,在書珥曠野走了三天找不著水。到了瑪拉,不能喝那裡的水;因為水苦,所以那地名叫瑪拉。百姓就向 摩西發怨言,說:“我們喝甚麼呢?”」為甚麼神帶領以色列人經過這乾旱不毛的曠野呢?聖經說,他們在曠野走了三天找不著水。水對一個人是何等的重要,人可 以三天沒吃食物但不能三天不喝水,對以色列人來說實在是非常辛苦難熬的時刻,在炎陽下對一個人必定乾渴,更何況他們走了三天卻找不著水;然而,正當他們口 渴到極點時,前面出現的水燃起他們的希望,當他們歡喜高興的去喝它時,前一秒鐘的喜樂、盼望在後一秒鐘卻變成了傷心、失望,因為「到了瑪拉不能喝那裡的 水,因為水苦。」這種難過失望比以前沒有水喝更加難過、傷心。

在你我的生命經歷中是否也有類似的心靈經歷,或心靈乾渴或生活中物質缺乏到一個地步,你渴望得到解決,眼前正帶來一絲希望卻在瞬間化成泡沫,讓你從高興、希望的高峰掉落在失望、 難過的深谷中。神允許這困難的臨到,我相信神要透過這困難的環境,讓祂的百姓學習信心的功課。或許;你換了工作,或許你換了住處,或許你嘗試新的努力,新的老闆比以前的更苛,新的住處比以前更不好,新的努力嘗試,結果比以前更糟。如果,你是在上帝的帶領下,雖然環境變得更不好,不要灰心、失望,不要對神失 去信心,因為神要為祂自己負責到底。保羅在被猶太人用石頭打後,曾回去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十四21-22)。耶穌也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 23)。我們對眼前的不順遭遇,像以色列發怨言或是像摩西呼求神呢?

二、屬天的道路有應許(25-26節)

「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裡,水就變甜了。耶和華在那裡為他們定了律例、典章,在那裡試 驗他們;又說:你若留意聽耶和華─你神的話,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留心聽我的誡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為我─耶和華是醫治你的。」

我們面對問題常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但摩西給了我們一個好的榜樣, 就是把問題帶到神的面前;耶穌也在對門徒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之前,他向門徒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若向父求甚麼,他必因我的名賜 給你們。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這是神對我們的應許。摩西不但向神呼求,而且遵照神的吩咐去行;一個問題的解決除了向神說以外,還要聽神說且照神的話去行,這就是信心的表現。「苦水」如何在「神指示的樹丟在水裡」而變甜,你我的難處也透過「釘在木頭上的耶穌」化苦變甜,我們所臨到的困難與苦難絕對比不上耶穌在十字架上的苦難,聖經也在希伯來書說:「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 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耶穌也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這些都是神寶貴的應許。保羅、西拉如何在監獄的綑綁、苦難中能唱出讚美的詩歌,必定是那釘十字架耶穌的靈讓他們發出甜美的歌聲。在屬天的道路上,也讓我們學習留意聽神的話,又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三、屬天的道路有安息(27節)

「他們到了以琳,在那裡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他們就在那裡的水邊安營。」 神帶領以色列人也不是永遠停留在瑪拉,他們往前行到了以琳,在那裡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對他們來講,實在太好了,因為有充足的水泉(12股),可以不怕沒水喝,可以豐富滿足他們的需求,比股票還來得實際;有七十棵的棕樹,可以讓他們遮蔽太陽,這對旅途勞累的他們可以得著很好的休息,使他們更有精神體力走前面該走的道路。我們的工作、 生活、或許辛苦忙碌,但在耶穌的裡面有安息—「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有重擔嗎?你有安息嗎?或許對你這句話聽了許多次也看了無數次,但你有真正的紮營在祂裡面嗎?盼我們在屬天的路上學習紮營在祂裡面。

結論

最後我們一起讀腓立比書四章11-13節作我們的結束。

「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