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的例子。兩艘正在演習的戰艦在陰天中航行了數日。有一天傍晚能見度差,旗艦上右側瞭望員忽然報告:「右舷有燈光」。艦長問光線在逼近或遠離。瞭望員說:「逼近」。這表示會撞上。因此艦長命令信號手通知對方:「我們正迎面駛來,建議轉向二十度」。對方很快回信號:「建議貴艦轉向二十度」。艦長下令:「告訴他,我是艦長,轉向二十度」。對方說:「我是二等水手,貴艦最好轉向二十度」。這時艦長很生氣,他拍桌大叫:「告訴他,這是旗艦,轉向二十度」。對方的信號傳來:「這裡是燈塔」。結果旗艦改變了航道。
外在的環境不斷要我們做出回應。而如何回應?取決於內在的認知與信念。
在宣教上,不當的根基與含糊的動機、目標,至終也會導至實際行動的偏差。鄉村的開拓工作,不同於都市植堂。就福音的層面,我們對基層文化,也遠不如對中產階級熟悉。鄉福已經走了一段路了,雖不是太長,也該慢慢去整理一些理念,讓宣教的工作在這些堅定的信念中,不斷的前進。以下僅是個人覺得重要的幾項,提出分享。
一、人有罪且向永遠的滅亡邁進
人有罪,與神隔離,失去永遠的盼望,本是聖經清楚的真理,實在不需要再一次的提醒。但是理性及現代主義帶出來的自由神學思潮,不認為耶穌代替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來平息神的忿怒。【罪】只是人與人的疏離,救恩不是個人生命的改變,而是扭曲不公義的社會結構。罪被定義成無知,透過文明及教育就可以除罪。
而後現代的思潮更是排斥【絕對】,沒有一套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如果有,那是騙人的。後現代化把一切通通相對化。文化相對化,某一種族群,如果有一種文化,是延革己久,習以為常,既使違背真理,那也是好,旁人無權置喙。信仰也相對化,殊途同歸,信什麼都好。
在現代主義、後現代思潮所影響的宣教環境,要向人傳揚【人有罪,且向永遠的滅亡邁進】,好像是橫材入灶一樣格格不入。鄉村的百姓對這些可能也沒什麼興趣。但這是人類的命運,是所以要宣教的最根本原因,也是鄉福在沒有教會的鄉村繼續堅持下去的信念。JohnStott也說:「人類所有的悲劇中,沒有比與造物主疏離,以及因拒絕悔改及相信,而進入可怕的永死更大的不幸了。」
保羅說:「我曾立定主意,在你們中間甚麼都不想知道,只知道耶穌基督和他釘十字架。」(林前二2)。在異教興盛的鄉村,福音工作好像又不合投資報酬率,不被許多人看好。我們仍要繼續推進拯救靈魂的福音大業,再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事了。
二、從處境及文化思考民間信仰
當我們接受耶穌所說的:「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可以到父那裡去。」(約十四6),及「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福音已經是有排他性了。我們當然不同意殊途同歸,也不能單單像一個缺少愛心,卻只是想改變鄉民信仰的超級業務員。也不宜用先知式的指責,說他們是拜魔鬼。當然偶像崇拜的背後,都是黑暗的權勢。如果我們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看,鄉村百姓迷信偶像和以色列人拜偶像不同。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是領受獨一真神的信仰【十戒:除我以外不可有別神】,隨從偶像是忘恩負義,背棄了與神所立的約。而早期鄉民渡海來台,船隻及航海技術都不好,船上帶都有與海有關的神明。因此一抵岸就開始供奉,在這土地上就撒下多神的民間信仰種子。以色列百姓離棄偶像,歸向上帝是認祖歸宗。而鄉下百姓信耶穌,進入教會被認是背祖叛教。從歷史的角度,廟宇就是他們的根源,因此用先知式的義怒及隨性的批評,來看待民間信仰不是很好。有些人接觸教會的時候,甚至還沒有完全離開民間信仰,不是鼓勵他們繼續沈溺在當中,而是真理會引導他們進入自由。
三、忠心甚於數字
前一陣子一位關心鄉村福音工作的弟兄在電話中說:「你們做的是一個長期低成就的工作……。〕聽到這樣的話,心裡暖暖的,因為有人了解。但為什麼是低成就呢?因為鄉村不容易看見果效。但是為什麼看不見果效就覺得沒有成就感呢?莫非我們常常以【果效】,做為我們服事的根基?整體教會的價值體系也在潛意識中支配我們,【看得見的果效】、【響叮噹的數字】、【教會的增長】才是討神喜悅的標準?
以前在《在鄉村忠心守望》一文中也提過:「在福音的亮光中,我們看見數字不是主耶穌的重點,祂看重的是僕人對主人的忠心。」鄉村的同工必須常常擺脫數字的影響,仰望那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不是用空洞的忠心來合理化長期的停滯。而是相信,忠心的守望就會帶來增長。
四、社區的教會
一個重生生命的誕生,沒有聖靈的工作辦不到。在鄉村要把教會建造起來,沒有聖靈的工作,也不可能。但是初到一個從來沒有教會,一個連教會是什麼,都不清楚的鄉村,在人力許可的情形下,應該成為一個以社區為中心的教會,一個服務社區的教會。如果教會沒有外展的動力,至終會成為一個向內而逐漸委縮的教會。
五、神的國正有力的前進
馬可福音一章提到主耶穌開始的傳道事工:「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14)。隨後開始揀選門徒加入神國行列(16~20)。然後開始一連串的趕鬼(14~28;32~34;39),醫病(29~31)及潔淨大痳瘋(40~45)。聖經為什麼記這些,因為這是神國臨在的一個特徵,神的國正有力的前進。而鄉村的福音工作為什麼進展有限,因為黑暗的權勢頑強的抵抗。魏德凱牧師常勉勵鄉福的同工:「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路十二32)。我們相信在困難的環境,祂依然要帶我們有力的向前。
許多關心的兄姊常問,鄉福同工怎可以在鄉下待那麼長的時間。我們始終相信,福音工作是神的事工,祂必然自己引導。雖然鄉村的事工不太亮麗,但祂自己揀選呼召一群同工,投入鄉村的工場,祂必然要成就奇妙的事。我們也要順服祂的帶領,堅持這些信念,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