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台灣教會的宣教史,自從1865年宣教士馬雅各醫生抵台灣南部傳道,馬偕博士於1872年抵台灣北部宣教,都已120年左右;倘若比較100年前鄉村宣教與今日鄉村宣教而言,我們會驚訝的發現早期鄉村的福音事工,不論在傳福音的策略、帶領門徒、建立教會,都看見神奇妙的祝福,為什麼今日台灣教會的人力資源如此豐富,但鄉村的宣教事工仍然每況愈下,甚至許多教會視之為燙手山芋,任其自生自滅;若要深究其原因,實在有許多複雜因素,但是,筆者於此,僅就幾個宣教學的觀點,簡要的分述如下:
一、要調整偏差的宣教心態
早期宣教士雖然來自英國或加拿大的差會,但是,他們是一群以神國度為念,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的宣教士,他們愛神愛人愛台灣的心志,從馬偕傳道記諸如「台灣遙寄」或英文馬偕文獻(From For Formosa)可一覽無遺;但是,今日台灣教會對於鄉村的宣教,卻抱持「急功」及「近利」的心態,倘若以此商業化眼光看鄉村人口外流及老化,教會增長的前途似乎不太樂觀。但是,宣教的主關心都市亦關心鄉村,倘若以主的心態看鄉村宣教,總不致有偏差心態。
二、加強跨越文化的訓練
台灣鄉村教會的數量雖不少,但許多鄉村教會不是沒有傳道人,就是轉往都市有名的教會;而到鄉村的傳道人及宣教士皆是一些年輕傳道人或剛從神學院畢業之學生,這些不論是自願或宗派所差派年輕傳道人,大多是於都市接受現代教育或成長於中產階級的家庭,他們即使到了鄉村,但他們與鄉村之文化差距仍相當遙遠,對於這些傳統的基層鄉村百姓及社會實在太陌生了!不論是生活方式、社群關係、年節禮俗、溝通模式,甚至一些基本心理需求都沒有概念,何況涉及基層社會的深層文化結構,諸如價值取捨、信仰理念,以及主導其文化的世界觀,更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每個人要經過幾年的摸索調適,才能逐漸突破;或者比較有效的表達福音信息,使人作主門徒,逐步建立真正適切鄉村的教會。因此,台灣教會及機構應當把鄉村宣教看作跨文化的宣教,神學院要主動提供各種跨越文化的宣教課程,裝備對鄉村宣教有負擔的傳道人,免得將來到了鄉村才發現「文化震撼」的痛苦。
三、推動都市教會長期認領鄉村未得之民
過去,一些教會及學生團契鼓勵福音隊寒暑假下鄉與鄉福配搭傳福音,雖然一兩週之福音隊對參與者有某些正面影響,例如幫助其開闊眼界培養傳福音的熱忱;但是,對於鄉村居民及當地教會而言,每當福音隊曲終人散後,反而覺得更加孤單、無力與挫折。倘若都市教會不能與鄉村教會建立長期親密肢體的關係,每年只是蜻蜓點水式地差派福音隊到鄉村走一趟,長期下來將對鄉村宣教帶來負面影響,尤其重視社群關係的鄉民對基督徒及教會的信任可能大打折扣,因為他們只聽見「福音」,卻很難體驗「福音」,反而對福音更加排斥。除非,台灣都市的一些教會能「長期認領」鄉村的未得之民,以及一些弱小或剛成立的教會,有計劃地以人力資源投入鄉村宣教,與鄉村教會同甘共苦,向鄉村地區的居民表達基督的愛,主動地接納他們,陪他們走一段跟隨基督的日子,不論是歡呼或流淚,相信鄉村的福音事工及新成立之教會將不斷地茁壯,而且這些得到關懷的鄉村教會亦將成為神國宣教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