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覺得讀經、服事、或成為一個有好榜樣的基督徒,是一件充滿壓力的事呢?在教會中,我們常常會聽到牧師鼓勵會友們,要多讀經、多禱告、多服事,也常常聽到大家談論某人是有好榜樣的基督徒。我想,這些事本身對我們的信仰大有助益,能夠使人更認識神、親近神。但是,為何這些美好的事有時又使我們倍感壓力呢?如果你從未有這樣的感受,且相信上帝是無條件地愛你,那麼恭喜你。但是,若你曾有上述的感受,我樂意與你分享我的經驗和觀點。
當我決定要接受耶穌之後,就開始每天認真地讀經、禱告,並且立志成為一個屬靈的基督徒。一開始成長確實非常快速,生命也出現許多改變,然而隨著熱情淡去,讀經和禱告的生活也慢慢變質。雖然每天仍舊可以讀完一章的內容,卻常常只是走馬看花,好像是為了能夠達到「穩定靈修」的目標,盲目地把進度走完。久而久之,讀經和禱告對我而言,漸漸成為一件有壓力的事。不只牧師們對於讀經的提醒,已從原本的激勵,慢慢變成壓力。當我無法穩定靈修時,甚至開始擔心神會因此責備我、擔心會失去神的愛和恩典。
如此充滿壓力地信仰生活持續一、兩年後,我才終於察覺自己的矛盾心態。我之所以感到壓力,是因為我將讀經和禱告視為信仰的目的,並想要藉此獲得神的愛。然而,牧者們不斷提醒的正是,神已無條件地愛我們,人不須、亦不能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神的愛。這是基督信仰的關鍵,也是我們之所以信耶穌的原因。當我嘗試用有條件的努力去追求無條件的愛時,自然會一無所獲。
我想這是源自於人類的天性,當亞當和夏娃犯了罪之後,神說:「你必終生勞苦,才能從地裡得吃的。」人類的天性就是靠努力獲得成果,從出生開始就逐漸熟悉這一套世界運作的規則。因此我們很難去相信,信耶穌的過程是在我們付出任何努力之前,就已經被完全的愛。我們不可能再追求更多神的愛,也不能讓神更願意賜下恩典。
我想讀經和禱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討好上帝,做一個好的基督徒,更不是要獲得神的愛。唯一的目的只在於親近神和認識神。自從想通了讀經的目的之後,我不再只是追求「穩定靈修」,而是只在心中有渴慕時才讀經。正如陶恕所說:「他們(聖經中的偉人)和普通人所不同的,就是當他們覺得裡面有渴慕的時候,他們就有所行動。」如此一來,我便能夠更加享受在認識神和親近神的喜悅中。
不過,現在的我仍舊「幾乎」每天「自發性」地靈修,因為我發現自己每天都需要神,且一旦長時間沒有讀經和禱告,就會漸漸與神疏遠。與過去不同的是,我時刻提醒自己,在讀經時要隨時將焦點放在與神親近,而不是數著自己讀了多少內容。
(作者為鄉福營會籌備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