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爸爸開玩笑地對著立恆說:「爸爸現在在神學院讀書,洋哥哥九月份要去讀指揮參謀學院,你過完年要去讀幼兒園,只剩媽媽繼續頹廢,荒廢學習怎麼辦?」的確,忙碌的生活,讓人忘記學習;緩慢的環境,也會讓人忘記前進。爸爸讀書,是因知道上帝的託付,自己的使命,為此努力。
哥哥讀書,是因不願求得安逸,半吊子不上不下,為此打拼。
弟弟上幼兒園,是因為開闊生命,更多學習,為此忍耐與媽媽分離。
爸爸的這番話的確也提醒了媽媽,期待立恆上學的生活,媽媽也要加油!
在鄉村常常聽到孩子說:「學這個有甚麼用?」儘管老師已經盡量使用生活化的例子應用在各科的學習與考試上,孩子的學習意願仍舊低落。日前看過一篇文章鄉村的孩子學習成果與同齡頂尖學生可能相差 7 個年級,相當於小一與國一的落差。
這是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針對 15 歲青年每 3 年舉行一次「國際學生評量」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輪流測驗數學、科學、閱讀等 3 項素養。2012 年的主題是數學,根據「臺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的《臺灣PISA精簡報告》, 臺灣在 67 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 4,領先歐美諸國。但同時有 12.8% 的學生落在低標區(Level 2)以下,比例遠高於排名較佳的東亞各國。(取自公益交流網站)
這樣的落差在課輔班服事這些年可以深深體會,多數的孩子不認識自己的缺乏,在這些缺乏中讓他們以為世界只有這麼大,心中所計較的只是少數人口中的排名或是分數。
「知識叫人自高」但「民因無知識而滅亡」。
該不該鼓勵取得知識?我想是應該的,但心態要對,真正尋求知識的,會深思、明辨、觀察、自省、自律、自我要求、審慎選擇……越來越多的體會,無知的人往往更加傲慢,因為不知道這世界有多大,有多奇妙。
請為大家的學習意願與動力代禱,也為師資的成長與資源連結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