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穌告訴門徒,若想在天國做最大的,就要在地上做最小的(太十八1~4)並親身為門徒洗腳,作為服事者的榜樣。在天國做最大的,毫無疑問,就是與主耶穌一同做王,相信這也是服事主的人,尤其是全職傳道人內心最大的盼望與職志。但主耶穌所告訴我們的,在天國要成其為大,就先要付出代價,學習如謙卑的小孩,做最小的。
做最大的,人人能懂,不管我們的身量夠不夠成其為大,這總是不用挑旺就早已潛藏人心奮興不已的異象。但在現實生活中要虛己做最小的,則非有人生足夠的歷練,老我的破碎,並從人性的軟弱中得勝,就不可能辦到,並體會到謙卑虛己,服在自身所處環境的紀律、監督與要求之下,原是人生的本分。在各行各業的云云眾生中原皆如此,並非對傳道人的苛求。
教會領袖的歷史背景明顯改變
聖經中,我們所看到的,凡與會堂、教會及信仰服事有關的人物,率皆成為眾人的領袖。參孫、基甸、撒母耳如此,以利亞、以利沙、施洗約翰、保羅等,亦莫不具備了鼓舞、領導眾信徒的特質與魅力。在遙遠的古代,教育極不發達,一般人若非農夫,就是遊牧人,根本未受教育且目不識丁,知識技能自然極為低落,在無紙筆的情況下,使用昂貴的羊皮捲軸識字、書寫,傳情達意,當然只是極少數的王親貴族與祭司的特權,也因此會堂中的利未人與祭司因擁有文字的使用專利與技能,使他們理所當然超脫出眾文盲之上,成為政令宣達,指導民眾行止合宜的領袖。
中世紀教會突顯領袖特質
到了中世紀,天主教與歐洲政府合流,更成為地方政府的延伸,那時全歐洲並無任何國家有自己的文字,連國王也常是文盲,天主教會的教士因通曉跨國通用的拉丁文,自然維持領袖地位於不墜,但也因領袖地位經數百年來未受監督,也無人能監督,很遺憾地產生許多黑暗的教會歷史。
早期來華宣教士也是自然領袖
清末,馬偕與馬雅各、戴德生等先賢抵華宣教時,華人的知識技能已落後歐美極多,因其用心的良善,持恆的努力,再憑藉其優勢的知識與技術,如馬偕等在台灣行醫療,興學校,辦教育,人們愛戴他,也蒙受他所帶來的恩惠,自然地,他成為眾人的領袖,因他如主耶穌般的為眾人洗腳。
成為領袖是工人捨我其誰的任務
從歷史沿革來看,千百年來,傳道者與會堂中服事的人成為領袖,已成為理所當然的觀念,在神學教育中,期勉未來的傳道人作領袖是不可少的,神學生也以聖經中的眾先知領袖自我期許,但在期勉做最大領袖的同時,如何預備心志,照主耶穌的吩咐,學習做最謙卑與最小的,則是無人能教,無人會傳的,也因此當工人帶著領袖的意識型態初入工場,但卻未有最小與謙卑的實踐與預備,失望的發現,理所當然的領袖地位並不存在,而自己又難於調整身段,如各行各業的入門者般從最小與謙卑做起,以與現實存在的環境相配合,並實踐主耶穌的吩咐,在衝擊過大時,往往很容易受傷而離開工場。
領袖意義當代別有新解
現代社會是知識、資訊爆炸的時代,若論知識技能,教會中往往人才濟濟,報章媒體傳來各種消息,無日無之,所賴於傳道人者不多,且不若古代信徒,以文盲為主體。平心而論,學識經歷超越傳道人者不在少數,若還執著拘泥於古代教會中領袖即指導者的想法,必顯唐突而不得體,就好像一張小孩毛毯硬蓋在成人身上,必定遮蓋不住。時代改變,傳道人已不可能以“強”作為必然的特質與成為領袖的條件,尤其當會友也“強”,那必折損不合,對立而致一事無成。古代會堂中,知識水平低落,是以馬偕等,以較強的做法,凡事帶領、指導,這是可以理解,也是必須的,因會友“弱”,需要強的牧師來幫助,但時代進步,今日的會友“強”,傳道人若能發掘教會中原有的才幹,培養以為主用,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則工人與會眾兩俱相得,理所當然成為成全人的領袖。若傳道人看不透這層轉變,一心只想使他人屈從己意,往往在對立之餘,會堂中的恩賜才幹被埋沒,事工無法開花結果,而會友服事主的熱心與起初的愛遭壓抑而趨於冷淡,會堂凋零,而工人卻抱怨自己勞苦努力,事必躬親,但教會中不順服的靈使他滿身是傷。
有時我們看到才華洋溢的工人,卻因本身太強,其服事都只能在學青與極年輕的社青中施展,只因年輕人知識見識都少,因此顯得單純,容易順服與崇拜,使自己的“強”可以在他們身上找到出路,可是社青成熟後卻與工人難再相容相得而離去,教會中永遠只有極年輕的追隨者與崇拜者,容不下老成作為教會的保惠師,以堅持幫助教會免於走入異端或歧路,常保平安。一九九五大災難預言的風潮或如門徒教會唐台生等驚世駭俗的事端豈不都是源起於處在這種光景中的教會嗎?拘泥於傳統的做法與想法,其實並不合於當代領袖的真義。
監督制衡經常是福
有一次一位初入教會工作的傳道人氣憤的與我交通,談到敘年終獎金時,在執事會上有人表達不同意見,令他感到自尊受損,如在尋求施捨,實在想不如歸去。除了安慰之外,我也說明,任何工作的薪資、績效皆須受到相關考評、同意。傳道人豈有可能例外。傳道人將來與主一同做王,只受基督的評斷,那是屬靈的層次,在世上的工作豈不是須服在紀律與監督之下,若是尋常的規則與要求,都使我們感到極大的冒犯而要放棄服事,那不論轉業到工廠或一般公司,撤除教會的遮蓋,恐怕面對的要求會是更冰冷無情,更生硬而苛刻的。
有時在教會的執事會中,傳道人感到芒刺在背,深感牽制頗大,但若往更深的屬靈意義想,這實在是值得感恩的。監督、節制雖令人不快,但卻如帶著愛心的杖,能導正、督責,使服事主的人免入歧途。傳道人實不宜受古代領袖意識型態的影響,稍受質疑或有意見相左之處,則難以忍受到傷重不起。摩西豈不也遭受米利暗與亞倫的非難,行政院長豈不備詢於立法院呢?
國內幾位高風亮節,到高齡還服事的牧長,在他們興旺的教會裡,神豈不都預備了功能健全有效運作的執事會,以作為監督但也是保護呢?反觀與外界不相往來,落單,執事功能名存實亡的教會,往往最易受攻擊而出狀況了。
孩子般的謙卑使工作得力愉快
經常有躊躇滿志的神學院畢業生應聘去牧養一些老教會時,很快地,內心就有很多委屈,因自認身為傳道人,卻被當成看會堂的,有時還要掃地、鎖門窗、關電器、看前顧後,深覺與自己職務身份不符,抱怨不已,深感受傷。但事實上何苦把工作定位得如此狹隘,身段如此高呢?在自己被呼召工作的教會,若大小事一起關心,當成自己家一樣,心裡豈會如此作難?難道除了祈禱、傳道,其他事就不可做?否則有損自尊?一個工廠的廠長豈不也會愛惜注意廠裡的細節,下班前豈不會巡視門窗水電呢?
那麼多的難處,若在各行各業中,可能理所當然且不成為難處,為什麼一在教會中服事,就都變成難處,內心變得那麼敏感而容易受傷。強大的自尊轉變成傲慢,使我們不能服在紀律與工作正常的要求底下。我們服事主的人做王了嗎?願我們真做王!但不是在地上因不合宜的自尊,自以為是,與常理常法不容的王,而是將來在天上與主耶穌一同做王。在地上,我寧願照主的吩咐,如謙卑的孩子般去面對服事,就像面對所有的工作一般。不讓自己的偏執攔阻我們服事的快樂,則工作的歡喜就可成為眾人的見證了。
(作者為鄉福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