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139期 >
1999年7月
鄉村教會傳播策略之研究(一)
      鍾善文

 

去年七月間,筆者為了撰寫傳播所碩士論文「鄉村教會傳播策略之研究」,親赴東石教會居住半年時間,實地觀察當地居民與教會的關係,並探究居民信仰基督教的困難。在本文中援引近年傳播理論的發現,來對照鄉村教會歷年來的宣教策略。在本期的鄉福簡訊中,先來討論鄉村傳道人的溝通。

設立教會的唯一理由,是為了使人信主。鄉村教會的傳道人採取的策略是透過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以達到信仰行為上的改變,這種利用關係、情境所形成的傳播行為,是人與人進行溝通時慣常引用的方式。

Wiseman及Schenck-Hamlin(1981)的研究中發現:人與人的傳播要看人的特質,在不同的情境裡對不同特質的人,使用不同的傳播策略。一般而言說服者本身的特質、訊息本身對閱聽人是否具有益處、閱聽人是不是能夠自己決定、訊息本身是否清楚可理解等等…,這些都會影響閱聽人要不要接受訊息。


一、影響人際傳播效果的幾個因素

目前的傳播研究並沒有研究出一種絕對有效的傳播模式,一如台灣教會始終沒有一個絕對有效的宣教方式;然而這並不意味人際傳播亳無章法可循,Cody 和McLaughlin(1980)的實驗就發現了幾種有助於傳播訊息的情況。


1、親密性 (intimacy):

當雙方越親密,彼此的影響越大。在進行人際溝通的時候,隨時隨地都應用親密性的策略。“親密性”類似中文裡的“交情”,彼此的交情越深,可以提出的要求也越多。這是鄉下教會多年來最常用的方法,透過教學、活動、探訪、安慰、社區協助等方法,與當地民眾建立親密性,使人逐步接受教會,並且認識信仰。

東石教會設立了十一年,多年來的經營也獲得居民的認可,根據筆者的經驗,教會當然不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但居民對教會的態度都算友善。尤其成立電腦教室之後,教會成了東石鄉電腦教學的重鎮,路上到處都是上過電腦課的“學生”,教會在當地人的心中變得比較活潑,比較「實用」、也容易接近。

部分居民會來向傳道人說自己心裡的苦悶,將遭遇到的困難告訴傳道人,以尋求協助,或發洩情緒。這種自我揭露有助於增加彼此的了解與信任。

通常婦女與小孩比較容易到教會求助,主要是因為鄉村婦女的家庭責任沈重,加上婦女和小孩比較願意坦白自己,因此傳道人比較容易了解他們的狀況,並隨時予以協助。這群人也較容易和教會建立親密感。

鄉下教會目前的問題是:要如何從平常的生活交情裡找到切入點向人介紹福音。


2、對個人的益處 (personal benefits):

對人越有益處的事物,被接受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若不利反害,就很難得到正面回應。每個人對「利害關係」的判斷有自己的標準。傳道人認為基督教信仰是人類的大好消息,但是當地居民就未必這麼想。所以信上帝,變成是『益處』考量的結果。有人來到教會受到家人、鄰居的責難;也有人認為來到教會尋求協助的是那些「需要幫助的可憐人」,自己不用;更有人認為進入信仰會給自己帶來羈絆,所以選擇無信仰狀態…。信與不信的理由都是人在判斷利弊後的決定。

這個面向與每個人的性格、權威人格程度、及壓力的承受都有直接影響。但是越切身、越看重的問題對人的影響越大。像東石有位姊妹的丈夫長年與小老婆同居在外,她因為生活很痛苦而來到教會。被婆婆、小叔大伯知道後一再要脅,甚至燒掉她的聖經和屬靈書籍,她還是私藏聖經每天禱告。但當她長年不歸的丈夫威脅她再去教會就要跟她離婚之後,她就不敢再上教會,這是因為她覺得保住婚姻比信仰還切重她的需要。

就性別而言,婦女對親密度的尋求較為積極,向外自我揭露的情況較高,照理說應該是教會比較容易接觸到的群族。然而鄉村地區婦女的社會、家庭地位偏低,家事負擔又重,她們來到教會,很容易受到家人的干涉。所以教會方面雖然容易吸引婦女,但是她們卻常屈從於原來之社群結構勢力,或是家庭成員的壓力,這是鄉下教會在當地設立多年卻難在人數上得到突破的一個因素。

是以在既有之教會會眾中的訪問裡可以發現,他們之所以接受基督信仰,往往是他們能突破人際壓力的限制。像是會友蘇媽媽在既有的一貫道信仰和家族親友的質問之下,她認為基督教信仰為她所帶來的平安更重要,於是她來到教會。


3、影響時間之長短 (consequences):

影響越久、後果越大的決定要考慮的時間也越久。在鄉下要轉變信仰,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決定,影響既深且遠。有些居民索性逃避做決定,所以傳道人碰到各式各樣拒絕的理由。

對大多數的鄉下百姓而言,民間信仰是一種融合於生活裡的信仰方式,很少會考慮要改變這種習以為常的信仰方式。在教會進入當地之後,居民開始有機會接觸其他信仰,見識另一種形式的信仰方式。他們可以和傳道人成為好朋友,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找教會商量,但是要他們進入教會成為基督徒,他們會有壓力。

在筆者訪問尚未成為基督徒的居民時,發現他們普遍對教會存有好感,對傳道人有很高的評價,但是邀請他們來教會做禮拜,大都會想出理由來拒絕。也有的人的說法是:「不排除成為基督徒的可能,只是現在還沒有這種準備。」像是會友阿水是在來到教會十年之後才決定受洗成為基督徒。對於信主的決定他整整遲疑了十年。因為他知道一旦信仰不容有反悔的機會。所以對於到教會成為基督徒的決定,採取保守的態度,盡量避免做決定。

在傳播研究看到的是若是一項新事物(例如基督教對當地民眾而言就是新事物),越容易被瞭解、被觀察的話,被接受的可能性越高。而信仰本身即是很抽象、難以看見、很難觀察量化的行為,所以民眾容易採取保留的態度。


4、個人的權利 (rights):

在這裡的權利指的是個人是否能依照自己的意志,在環境中自由地做選擇。筆者居住在東石期間發現很多東石居民和教會接觸之後,會遭到家人、親友的反對,個人在信仰上的權利事實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有人可以找到出路來逃避壓力,也有的人就屈從了環境的限制,不同的結果除了和個人性格有關之外,同時也涉及每個人對自我權利看重之程度。鄉村婦女常將家庭、家人高舉在自己的需要之上,所以她們對家人的反應戒慎恐懼,鄰居的指指點點或是家人的反對都會變成她們在信仰上的阻力。在傳統鄉村社會之下,婦女在家庭的地位低微,這種父權心態也造成鄉村婦女普遍來說自我評價低落,當家人對她所追求的事物不表贊成時,她們常會壓抑自己忍氣吞聲,這種現象會影響她對自己信仰上的追求。

所以說鄉村教會最常接觸的主力群眾-小孩及婦女,他們很容易被傳道安慰人的教導說服,卻也容易被現實的家庭壓力牽著鼻子走。


5、可否放棄 (resistance):

說服常要面對放棄舊有習慣、嘗試新習慣的抉擇。一個舊習慣要被取代必須要有一個更好的新選擇出現,而且所帶來的利益得比原有的習慣要好。

一般說來,一個長期養成的習慣很難放棄,對信仰而言也是如此,舊有信仰要被新信仰取代,除了新信仰能夠吸引人改變、接受之外,舊信仰的缺失要被凸顯,才能使人做出放棄的決定。教會對鄉村傳福音,常會遇到文化衝突的狀況。因為基督教與傳統文化有很大的出入,使得當地居民難以放棄舊有而熟悉的信仰,做出改變的決定。

傳播學者Miller和Steinberg認為個人在進行人際傳播的過程中,有許多的策略可以運用,他們建議,在面對一般交情的朋友、公司同事,使用心理學上的一些資訊,對傳播會有很大的幫助。若是傳播的對象是家人、密友、家族親戚等…彼此之間關係的親密會影響傳福音的成效。

因為傳福音的不同,在說服時也要採不同的策略。一般來說,當傳播的對象是女性時,傳播者應採取較為友善、有禮貌的策略,這會比較有可能使其接受訊息。女性較男性閱聽人更排斥脅迫、恐嚇的訊息以及溝通方式,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女性通常對別人的情緒和感受更為敏銳。

人際傳播研究有所謂逐步影響(sequential influence strategies)策略,其所持之看法是:當一個人接收新訊息的時候,從認知到行動的過程是很緩慢的,每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所以傳播研究最重要的是能使用有效的傳播策略,若是策略能夠成功,自然能帶來認知或行為上的改變。所以該策略認為傳播行為可以逐步進行,在研究中發現:若是傳播者要求閱聽人接受部分訊息,而閱聽人也同意的話,那麼下次閱聽人有可能會接受傳播者更大的要求。

這種傳播策略落實在福音傳佈上,則是提醒傳道人在傳福音時,要能夠讓人先有一腳踏進來 (即說服理論中的”foot-in-the-door effect”,在傳道時可能是先一起禱告、邀請對方來教會、或是一同看一段經文等…),不要害怕向對方提出要求,只要事先能夠準確掌握對方可接受的範圍,並在可行的範圍裡提出要求,若對方能夠接受,則下次傳福音時,就可以逐步地提出一些要求。傳道人在過程中去觀察對方可以接受的程度,慢慢修正成為符合對方能接受的範圍。

若是第一次要求被對方拒絕的話,第二次的要求可以調整成較小的要求,這種改變將有助於說服閱聽人完成要求。同時發現中指出:若是要求者在第一次要求遭到拒絕,而做了退讓的情況之下,受試者會覺得自己有義務要答應第二次的要求,這是所謂的社會規定 (social rule)。若是在一開始被拒絕之後,就停止了繼續要求,很有可能就漏失掉許多原本有機會聽到福音的對象,不過要注意的是要求前後的時間不能距離太久,否則受試者對要求者的義務感會逐漸淡忘掉。也許對臉皮薄的人來說,要克服被拒絕的的感覺又再一次邀請會很困難,但是多想想這是為 主得人,且這種理論己經過傳播學者一再驗證,不妨鼓起勇氣,繼續傳福音。

(本文係作者鍾善文姊妹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約有半年時間居住在鄉福工作區從事田野調查。)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