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福首頁
118期 >
1997年10月
鄉福的痛
      陳文逸

 

「鄉福的策略是甚麼?」這是近年來被問得最多也最令人臉紅的問題。用類似聖經新譯本的語法問就是:「鄉福有沒有一套比較有效的方法?」用更白話的現代中文譯本問,則是:「鄉福怎麼做不起來!」

某方面這個問題像是對結婚十年,用盡方法,看遍名醫,還不能生育的夫婦問:「你們的策略是甚麼?怎麼生不出來?」

宣教著作等身的彼得‧魏格納牧師(Peter Wagner)認為差傳有四度空間。第一空間是高度:神與人的關係;第二空間是深度:個人聖潔,靈性;第三空間是闊度:見證;第四空間是策略。(世界基督教運動面面觀<證道出版社>,p.147)顯然宣教不能缺少策略。他又把策略分成四個層面:1、適當的目標。2、適當的地方與時間。3、適當的方法。4、適當的人。我想就這幾方面來看鄉福的策略。


目標

魏格納牧師認為神的目標就是適當的目標。但甚麼是神的目標,當代主要的宣教思潮又都不一樣,普世教協(WCC)認為宣教主要是實現上帝的公義及和平,救恩是強調今日的救恩,人應該從政治,經濟,社會的重擔下解放出來。基要保守主義認為神的目標是看重個人靈魂得救,這世界像艘要沉的船,救也沒用,不太關心人是如何生活在現實的社會,不強調社會關懷。福音派認為與神永遠隔絕或與神永遠同在是首要的關切。傳福音最重要,但不能把靈魂從一個完整的人身上抽離出來,要關心全人,關心福音與生活文化的關聯,所以傳福音與社會關懷像是鳥之雙翼,缺一不可。鄉福傳承福音派的思考把目標放在還沒有教會的鄉村建立教會,讓教會在文化與福音的事上永續的影響當地。這不一定是一蹴可及的目標,確是明確的目標。


適當的地方與時間

當代看重教會增長的主流宣教策略都認為不宜在莊稼未熟的地方投注太多資源。魏格納牧師認為集中人力在硬土上而不計能否產生門徒,是愚蠢的策略(p.152)。他說:「你有一個蘋果園,第一區一個工人每小時可收割四十公斤,第二區五個小時才能收八公斤,第三區蘋果依然青綠。如果你有三十個工人,你會派他們到哪裡工作呢?難道我們不會把大量的人力投入第一個工作區,而任其莊稼發白嗎?」(p.153)。史文森牧師在「台灣教會增長面面觀」一書中,也支持這個觀念。

當然在有限的人力和資源下,往莊稼成熟的地方去收割,是明智的作法。這種看重收割的宣教策略也可從使徒行傳找到支持。不過早期使徒的工場大都有“舊約的土壤”,他們宣揚的內容,講道的主題都只證明耶穌是基督(彌賽亞)。他們都有舊約的背景,知道彌賽亞是誰,也在痴痴的等候,只要將新約的啟示接上舊約(當然都是聖靈做的,神蹟奇事印證使徒所傳的道)。保羅每到一個城市幾乎先找猶太人的會堂(使徒行傳:大馬色九20;居比路十三4;腓立比十六13;帖撒羅尼迦十七1;庇哩亞十七10;雅典十七16;哥林多十八4),先對這個群體傳福音,證明耶穌是基督。幾位歸主的外邦基督徒也有舊約的背景,如腓力所傳的太監,他剛從聖殿出來;哥尼流是敬畏上帝的人,常常禱告。

而鄉福就是關注在還未有教會的鄉村。且這些鄉村從早期移民渡海,村社集結過程中,就種下多神的異教文化,加上台灣社會結構不斷的變遷中,鄉村就像年老枯黃又失血過多的老婦。從信心的角度眺望,莊稼是已經熟了,但從現實的環境,莊稼根本還沒有成熟,而且也不會自己熟,需要有人深層的耕耘。從看重增長的主流宣教策略衡量,鄉福實在是一個愚蠢又不知反省的宣教機構,一個工作區最慢五年應該好好評估,不行就關掉。但除了沒有教會的鄉村,甚麼地方是鄉福應該去的呢?除了莊稼未熟的地方,有甚麼地方是等著鄉福去收割呢?我們可以招兵買馬熱鬧一陣,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就跺跺腳上的塵土,咒詛一陣,一走了之嗎?這樣只有把土質愈弄愈硬,增加往後福音工作的難度。我們也不能只有教派生存的考量,哪裡好做,往哪裡去(這很現實,也很重要),也要有耶穌心腸的考量,道成肉身在他們中間。

在地方的選擇,鄉福沒有其他彈性,除非台灣每一個鄉都有教會(最好是健康的教會)。在時機的考量上最好有一個包含傳道人、福音老師、福音移民專業人士的團隊,但要等到甚麼時候呢?


合適的方法

鄉福其實還沒有一套合適或者有效的方法,目前台灣有在從事鄉村福音工作的教會也沒有明確且證明有效的策略。鄉福目前的方法也是最不得已的方法,一對夫婦或單獨的同工就守住一個工作區,然後自力更生。

對於一個民間信仰根深柢固,在福音進入台灣一百多年,而尚未有教會的鄉村,迫切需要的可能不是一套已經準備要收割莊稼的方法,而是需要撒種鬆土的方法。農業的角度,我們所擁有的技術不能只會收割,而不願花時間、心力在了解土質,改變土質,及一切使農作物成熟的技術研發上。今日的教會反覆研讀使徒行傳,想要從中找到一套合乎聖經的宣教策略,當然除了迫切需要失去已久的屬靈能力,我們不能再忽略土質(文化)的問題,否則基督教在台灣仍是中產階級以上的信仰,再怎麼收割還是只有2%的基督徒(正常聚會的只有1%,委身的更少)。正確的測量,了解土質才能有合適的方法,這也是鄉福要努力的地方。


合適的人

人在找合適的方法,而上帝在找合適的人。好的策略也要有對的人來執行。目前基層的宣教團體對同工的來源都感到不足,管道也窄小。怎樣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地方,是一件重要的事,也需要有足夠的人力,但目前鄉福在整體人力資源的調配上,彈性非常的小。不過鄉福的同工或許個人恩賜有別,但對主的忠心是無庸置疑的。


需要一套模式

講了許多,不是要合理化鄉福的工作有多困難(哪一個地方沒有挑戰呢?)但鄉福身為關注這一片廣大的福音硬土的專業機構,不能迴避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宣稱有六百萬鄉民,有三千個村需要福音,需要教會,而這也不是口號,是異象,是目標,自然鄉福要背起這個十字架,要集合更多同工的實際服事經驗,對鄉村社會結構轉變有更敏銳的觀察與掌握,找出一套比較可行的模式,這一代找不到,下一代也要繼續找下去,否則這是鄉福對台灣霄鄉村百姓的虧欠。

最近在教會大眾傳播媒體上愈來愈多探討鄉村福音工作的文章,愈來愈多的教會計劃到鄉下開拓教會(台中靈糧堂計劃到台西),顯然台灣教會愈來愈多把焦點放在這裡。有很多的人與資源,躊躇猶豫,不是不願意到鄉下,而是不知到鄉下能做甚麼,鄉福就是要告訴這樣的人,到鄉下能做甚麼。整合更多的資源用在合適的地方。雖然各地的文化歷史背景不盡相同,但如果能找到一套比較可行的經驗模式,不僅宣教的工作可以進展,也可呼召更多的人與教會投入,自然是鄉村百姓的福氣。


一點提醒

在面對鄉村極大的需要,當然要在經驗的累積中找出一套可行的策略,但我也常在思想「有效」的策略一定就是「合神心意」的策略嗎?我們是不是常把「有效」、「果效」等同於合神心意。最近有個掙扎,我們教會成立一個電腦教室,社區的反應還不錯,透過電腦教學,可以接觸社區當中較有影響力的人,然而在有限的人力下,卻不能像以往可以常去關心那些更需要關心的人,這些人一點影響力也沒有,可能關心他們一輩子也不會進到教會,既使進到教會可能也是教會的負擔。然而「有效的策略」會告訴我們先接觸這些意見領袖,中上階層的人,讓教會有機會先強壯起來,集合更多的力量,再來照顧那些需要照顧的人,我們的確是這樣做,但是我知道當中掺雜了個人想看到果效的軟弱。事實很清楚,基督教會如果定睛在「有效」,大概不可能會有德蕾莎修女及盧雲(天主教神父)這種人出現(參校園雜誌86.6月份<神聖的低效率>)。我們不能失去理想,失去焦點,以為「果效」就是成功,就是討神喜悅的唯一路徑。「數字」不是主耶穌的重點。我們要防備這種「酵」,因它會腐蝕我們的服事生命。


集思廣益

當然策略不是喊出來,模式也不是粗糙的紙杯,一用就漏,漏了就丟。好的模式,對的策略實在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對我們這些只有一千五百兩的鄉福同工,實在摸索得辛苦,需要更多心思敏銳,腦筋清楚,靈性美好等五千兩忠心又良善的同工一起來尋找,有更多的人願意進到鄉民們中間了解他們的宗教行為、底層的世界觀和價值文化體系,再和福音結合,經過時間的考驗,找出可行的一套模式。


結語

有效的策略是甚麼?其實現在還不太明顯,不過同工們卻像塞萬提斯筆下的唐吉訶德,有點「阿達」,不憑現實的眼見,只靠信念前進,把風車當巨人,還向巨人衝過去,如果這一代找不到一套具體可行的模式,也要讓下一代在我們努力的基礎上繼續走下去。雖然世界停止了,我們仍要前進。

關心支持鄉福的弟兄姊妹也很辛苦,要耐心等候鄉福的成長,這一代等不到還要等到下一代,有時候想關心又怕給同工壓力。當然「鄉福的策略是甚麼?」還是可以用愛心繼續問。如果在尚未完全的傷口,加上少許的鹽巴,雖然疼痛,卻加速傷口癒合,那也是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