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所擁有的是「錢」與「閒」。從國內外來來往往的旅行團中,老人均佔著絕對多數的事實,便可以證明這一點。
敏感的商人再也不敢輕易地說美國是老人的墳墓,他們正看準了這一塊「墳墓」,欲從其中挖寶。美國人口結構如同西歐社會,也逐漸往高齡集中。
二次大戰時,台灣男人的平均年齡約為五十,今天的老人似乎比上一代的老人自覺年輕二十歲,他們仍有活力參與社會工作或各種活動。然而,所做的活動僅限於合適老人的,則失去他們自覺年輕的意義。
因此,老人應該把握住年輕與活力的自我形象,不要限制自己的活動範圍,才談得上如何與年輕人合而為一。
根據客觀因素的觀察,老人最怕的事有三:怕生病、怕孤單,中階層以上的人卻怕知識落伍。
「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上帝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路二52)換言之,這是靈魂體三方面的增長。上帝的話又在約翰三書提到:「親愛的兄弟啊,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這些話不只是對年輕人講的,而是對所有人說的,當然包括老人在內。
如此,老年人所要從事的活動,或所抱持的理想,照樣可以和年輕人站在同一個應許上,而不要自覺與年輕人有所不同。
一、改變自己
老年的人存有太多過去社會包袱,以致他們的傳統個性、價值觀等與年輕人格格不入。例如,年老的喜歡說:「時代不同了」,或說「我們的時代…」等,常用時空之不同為理由與年輕人交談。而現實的年輕人也認為「好漢不提當年勇」,所以不但不吃你這一套,反而覺得你落伍了,這種限象,在父母與子女之間是最普遍的。由於社會轉變的趨勢,社會走向多元化,社會需要的程度也隨著提高,老一輩的人如何在這個社會與年輕一輩的並肩奮鬥,那就要看他是否願意變成一個「新人」而定。
太墨守成規,太有成見,他的人生就到此為止,而成為一個老古董。若放棄成見,則仍然有相當大的空間,來改變自己,成為現代社會的新人。舉一個教會裡最簡單的例子,唱詩班的成員,清一色是年輕人,這是傳統,而不是規定。若有歌唱實力的年長會友,當然也可加入。或許有人「怕人笑」,那就是被傳統個性束縛,永遠無法改變自己,自然就失去信心,那就真的老了。
耶穌也曾做了新舊難合的比喻:「沒有人把新衣服撕下一塊來,補在舊衣服上;…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路五36-37)其意至為明顯,要思想、觀念較新的年輕人來遷就老年人是較難的。
要談老少合一,最重要的關鍵是在年長者應該先改變自己,才能與年輕的打成一片。
二、充實自己
人最怕的是到達某一年齡,例如四十、五十或六十歲,就放慢進修和學習的興趣。有一句名言說:「一個人在年輕時的臉孔是父母所給的,但過了四十歲以後,他要對自己的臉孔負責。」當然,我們也聽過「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的勸學名言。為什麼在大學教書的老人被公認是與年輕人最沒有代溝?那是因為他豐富的學識,吸引了年輕人。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中,提到一位精力充沛、八十五高齡的老人,以他在紐約市建築界奮鬥四十年的經驗,為青年創業者提供諮商,以他豐富的建築知識,告訴他們如何創業,如此,這位老先生仍然過著豐富又充實的人生。白髮與皺紋並不代表一個人的衰退;但停止了學習,停止了充實自己,那才是真正的老退。
這樣的人也就沒有資格說「白髮是榮耀的冠冕」,或說「白髮是老年人的尊榮」。李登輝總統是在過了四十歲以後,才留美而獲得博士學位,便是最佳例證。
所宜注意的,此處所強調的所謂充實自己,並不一定指高深的研究。我們照樣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最小的事做起。
例如,年老的雖沒有年輕人的那一股活力來打橄欖球,但照樣可以去研究打法及遊戲規則,也可以到球場觀戰,年輕的球員會因此到鼓勵,他們會自覺你是與他們站在同一線上的,因此,彼此之間就沒有了任何隔閡,自然地合而為一。
綜上所述,一個肯改變自己、充實自己的老年人,比較容易忘記自己的年齡,而能在體力上、智能上、情感上、和年輕人一樣保持活力,老少合一,互相提攜,一起向上,使我們的社會更有希望,這才是老年人與年輕人合而為一之意義所在。
(作者現任喜信聖經學院院長)